科索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俄军最惨烈的一战,坦克炮轰友军尸体,战斗
TUhjnbcbe - 2025/6/26 1:20:00

这是一场令美军都直呼后怕的激战,但是却成了俄军心中永远的痛;这是一场继斯大林格勒战役后,俄军又一次付出惨痛代价的巷战,这场被称为“战争绞肉机”的巷战就是格罗兹尼巷战,车臣战争中最为艰苦的一战,那么俄军和车臣为何要展开如此大规模的巷战呢?这一战究竟有多惨烈?俄军为何会损失如此惨重呢?

格罗兹尼巷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可谓是内忧外患,国内经济崩溃,民生萧条,矛盾四起,国外西方国家虎视眈眈,步步紧逼,此时的俄罗斯也是分身乏力,而作为俄罗斯联邦一部分的车臣看准时机,蠢蠢欲动。

年10月,杜达耶夫当选车臣总统,他趁着俄罗斯分身乏术之际,招兵买马,扩充军备,成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装,而且在西方的干预下,到处制造恐怖袭击,想以此来威胁俄罗斯,答应自己实现独立的要求。

年,经历苏联解体阵痛后的3年,俄罗斯的经济有所恢复,叶利钦政权基本已经牢固,于是回过头来,想彻底解决掉车臣问题,俄罗斯把目标定在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城。

杜达耶夫

其实以当时俄罗斯的战斗力,拿下车臣根本不在话下,战争初期也确实按照这样的趋势走的,当时俄军集结12万人组成联邦联合部队,派出了当时俄军的王牌部队:第旅,并拥有高配置的装备,拥有俄军最新升级的T-80主战坦克和BMP-2步兵战车,一路平趟,顺利的杀入了城区中心,但是过于顺利也就意味着杀机。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下格罗兹尼这座城市,它是在格罗兹尼城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城市,它本身就是按照作战要塞来设计的,简单来说就是为战争而设计的一座城市,城内堡垒星罗棋布,密如蛛网,城市内更有苏联时代修建的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和防空设施,非常适合防守反击,而俄军没注意到这一点,还是盲目的前进。

格罗兹尼

由于狭长的城市分布,俄军一排排的坦克和装甲车显得特别明显,犹如移动的活靶子,排头的俄军坦克首先遭到RPG火箭的打击,使得俄军大部队被迫停止前进,然后周围枪声想起,狙击手挨个点名,同时车臣武装火力从周围的建筑中倾泻而下,马上形成了一张火力网。

地下室、水道口,甚至有掩体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车臣的堡垒和攻击点,面对这种复杂布局的巷战,坦克和重型武器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只能依靠步兵冒死去丢手榴弹,一时间俄军被打散了,根本组织不了有效的反击,俄军死伤惨重。

第旅攻入市中心的多人中伤亡达70人,26辆俄军坦克被击毁了20辆,辆装甲车也损失了辆,此外,车臣还将俄军士兵的尸体垒成人墙,阻挡俄军的进攻和突围,第旅坦克手无奈之下,只能含泪向队友的尸体开炮,从城中杀出一条血路。

虽然后期俄军重新调整了的攻击战略,依靠武器碾压的优势肃清了主要城区的敌人,但是在年,车臣武装发起了反攻,依靠丰富的城市作战和游击作战战术,又重新夺取了格罗兹尼,至此,第一次车臣战争以俄军失败而告终,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随着美强俄弱的进一步加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后苏联地区更是垂涎欲滴,为了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进一步压缩,于是在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北约天天在南联盟的领土上狂轰滥炸,进一步加快了车臣危机的再一次爆发。

年8月7日,巴萨耶夫指挥多名车臣武装聚集于达吉斯坦和车臣边境,分两路攻入达吉斯坦,想再一次复制第一次车臣战争,企图再次打败俄军,以实现车臣、达吉斯坦脱离俄罗斯的目的,至此第二次车臣正式爆发,年12月,俄军再一次濒临格罗兹尼城下,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模式,俄军能一雪前耻吗?

虽然此时的俄罗斯外患不断,但是经过第一次车臣战争后,车臣也从内部开始分解,并不是那么的牢固,而俄罗斯选择在此时出兵,也是抓准了车臣内部的矛盾点,车臣内部已经分裂为三部分:坚决进行战争的巴萨耶夫,主张和俄罗斯对话的马斯哈托夫,以及和俄罗斯握手言和,放弃独立的卡德罗夫,趁着这个时间,俄方联系了卡德罗夫,拉拢了部分车臣上层人士,然后调集重兵杀向格罗兹尼。

巴萨耶夫

这一次,俄军彻底吸取了上次惨痛代价的教训,针对星罗棋布的巷战模式,放弃了重型、快速短兵相接的作战模式,而是采取空军轰炸,消灭敌人主力,然后缓慢推进,逐个肃清的作战模式,同时以分散对分散,以小组对小组的方式攻击敌人,但是作为战场上的经验老手,谁都不敢轻敌,任何一个破绽,都将决定你死我活。

这次俄军利用谍报战术骗过车臣武装,将城内叛军压缩到以木努卡广场为中心的工事中,开始定点清除,但是车臣武装的战斗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几次突击都非常惨烈,城市内每一个废墟上都上演着尖峰对决,战争到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杀红了眼。

车臣武装再次故伎重施,以俄军尸体筑成堡垒以延缓俄军攻势,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俄军比他们还要疯狂,俄军坦克手直接驾驶坦克碾碎人墙,只要看到敌人就直接用便携式肩扛制导弹轰击,更是配合武装直升机和歼击机进行覆盖式打击,令车臣士兵尸骨无存。

到了年1月底,最后挣扎的车臣武装进行自杀式攻击也无济于事,格罗兹尼逐步恢复到了以往的平静,死守城内的叛军死伤殆尽,车臣领导巴萨耶夫带着重伤成功地逃离了格罗兹尼,进入了山区做最后的挣扎,在年3月,车臣武装主力基本被歼灭,总体上,俄军控制了车臣大部分地区,至此第二次车臣战争结束。

格罗兹尼巷战虽然最后以俄军胜利而告终,但是对此付出的代价也是俄军无法承受的,这一战也令蠢蠢欲动的西方国家惊讶不已,纷纷表示,他们永远打不起这样可怕的城市之战,通过这两次巷战,也让俄军吸取了经验,从此之后,俄军也是焕然一新,从多方面、多战场、多角度进行提升,战斗力也是得到了检验。

1
查看完整版本: 俄军最惨烈的一战,坦克炮轰友军尸体,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