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期东欧地区的局势可以说是非常复杂。据报道,在俄乌双方还在僵持的同时,近日,科索沃在北约的声援之下,决定对其塞尔维亚族聚居地实行禁令,要求所有塞族人都要将车牌和证件更换为科索沃统一版本。该举动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严重不满和强烈谴责。当前的局势剑拔弩张,一旦产生矛盾免不了“擦枪走火”。在欧美的“干预”之下,科索沃的这项新政被延长至9月1号。
早在年,科索沃地区就宣布了独立,引起了国际一片哗然。虽然以中俄为代表的90多个国家均投了反对票,只有美西方等少数国家表示支持,但科索沃的分裂势力不断猖獗,近年来科索沃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关系也急剧恶化,在西方的持续挑唆和搅动局面之下,火药味越来越浓。这次对塞族的威胁更是显而易见,难道美国又要搞事情了?
美欧“火药桶”政策?科索沃对塞族实施禁令
科索沃虽然单方面宣布了独立,但是塞方以及在科索沃北部的塞族居民都表示强烈抗议,也不承认其独立。据悉,年科方和塞方签订了条约,在科索沃地区的塞族享有自治权。因此目前仍然有5万以上的塞族居民使用的是塞尔维亚分发的车牌、护照和其他证件等。然而在美欧的暗地挑动和“火药桶”政策下,科索沃这一搅乱东欧的“溃疡面”终于还是打破了这种平静。科索沃政府宣布取消塞族车牌的合法性,一旦发现了配置塞方车牌的机动车,将立即强制没收。此举大大激起了当地居民的愤怒。7月31号开始就陆陆续续的有塞族居民出街游行抗议,塞尔维亚政府也表示高度的谴责。于是科索沃将塞族的两处过境点封闭,使得本来尖锐的局面进一步剑拔弩张。
那么科索沃明明承认塞族自治,为何还禁止塞族使用塞方号牌呢?其实是在“报复”塞尔维亚之前推行的相同政策。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然而这却关联到双方的主权问题,双方都不妥协退让。因此一旦矛盾激化,必然导致沉寂了22多年的巴尔干半岛重新陷入混乱。自然,北约也在背后极力拆台,此前曾威胁塞尔维亚称,一旦塞尔维亚有军事举动,驻科索沃北约部队将随时进行干预。此前的7月26号,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接见了科索沃当局的领导人。后者也“诚恳”表示将会像22年前一样坚定支持美方的决议。在回到科索沃后,这份对塞族居民而言的屈辱政策便应运而生。虽然在塞方抗议后科索沃决定将禁令延迟到9月1号实行,然而塞尔维亚绝不会放任不管,危机貌似一触即发。
北约轰炸南联盟,塞族和阿族的历史矛盾
在过去,科索沃本属于塞尔维亚南部,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大部分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在硬派总统铁托的治理下,科索沃被认定为前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自治省。在年之前这里仍然秩序井然。然而在铁托死后,为了消除其残余势力,在东欧地区扶植西方势力,年北约打着人权的幌子空袭南斯拉夫,最终导致了这个原本一体的联盟支离破碎,分解为了塞尔维亚和黑山。
西方的作恶还不止于此。在历史上,科索沃地区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人,而塞尔维亚主要为斯拉夫人,分别属于两个分支。阿族信仰伊斯兰教,而塞族信奉东正教。宗教冲突和民族矛盾导致了科索沃地区频频发生争端和暴力冲突。西方挑起科索沃地区尖锐的矛盾,支持科索沃的分裂势力用军事手段获取独立。冷战过后美国为了清楚俄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于是组织北约发动了空袭,连续轰炸南联盟78天之久,造成人无辜死于炮弹之下。更令人愤怒的是,北约还无差别地炸毁了中方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了3名大使牺牲。该新闻一出群情激愤,大量爱国志士在美国和北约使馆外游行示威,表达强烈不满。
科索沃宣布独立,美欧是罪魁祸首
在北约联军的军事支持下,分裂势力“科索沃解放军”多次击退了南联盟军队,曾经的南联盟再也难以稳固执政,最终年导致科索沃地区未经塞方批准单方面独立。近年来,科索沃地区亲美势力滋生,逐渐变成美西方控制东欧局面的傀儡。虽然几个西方国家认可科索沃独立,但中俄自始至终都拒绝承认科索沃建国的合法性。美欧作为科索沃分裂势力猖獗的罪魁祸首,不仅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反而让局势再次发酵。不论是乌克兰问题还是科索沃问题,美西方都在不停煽风点火、挑唆矛盾,导致科塞双方很可能面临大规模军事冲突。而美欧在获得了其利益之后就撒手不管,这是对全世界的不负责!如果北约继续“引燃火药桶”,必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共同谴责,最终自食其果。
塞尔维亚进入“备战状态”,双方军力对比如何?
面对塞族居民的谴责和抗议,科索沃当局竟然“反咬一口”,称塞方政府在煽动地区局势让矛盾不断升级。对此,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说到,尽塞尔维亚一直以来以和为贵,但如果科索沃的阿族人不断迫害、污蔑塞族,那塞尔维亚将义不容辞地进行斗争,直到取得胜利,绝不会选择投降。那么如果真的存在军事摩擦,双方的军力状况和实力对比如何呢?
据报道,虽然经历了南联盟解体,塞尔维亚军事实力有所下降,然而总兵力仍然能达到3个旅队左右。而北约驻科索沃军队的总军力只有2个旅队。而科索沃人口较少,曾经的军事组织“科索沃解放军”也因为政治斗争而分崩离析。目前北约的科索沃部队只有人,并且不具有重型武器,只有轻枪械。这和塞尔维亚对比显然是相形见绌。据统计,塞尔维亚虽然军队规模不大,但仍然有一战之力,除了装甲车、战斗机等重型武器,还有来自中俄精准指导武器的防空设备,因此如果真的开战,科索沃军队未必是塞尔维亚部队的对手。另外,北约如果进行支援,面对错综复杂的战争环境和千万人的大基数,其部队未必能够占据优势。
西方陷入经济危机,美欧却仍不停布局
当前西方已经陷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在俄乌冲突后,美欧联合抵制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冻结俄企业在的海外资产,并且对其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等进行限制。然而普京早就购入了大量黄金,在俄乌战争之初就逐步稳住了俄罗斯的国内经济。俄缩减了对欧美的油气出口后,国际油价上涨,欧美经济下跌严重。美国甚至面临着40年来最高的通货膨胀率。物价飞涨、失业率激增、种族矛盾愈演愈烈,民众纷纷对拜登政府表示斥责。
然而即便如此,美西方仍然在不停布局,最近大小动作不断。在俄乌问题上,美方表示将全力支持乌克兰的反击,在必要时甚至会派遣美军奔赴战场;而近日佩洛西窜访台湾的消息也闹得沸沸扬扬,这是赤裸裸地挑衅中方主权、干涉中国内部事务,让“第四次台海危机”加速升级。而在科索沃地区,美西方又不断支持科索沃当局的各种分裂言论,催化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尖锐对立。在自身面临经济危机,民众怨声载道的紧要关头,西方国家却仍然在“关心”他国的内政,实在是令人唏嘘。
科索沃地区素来被称为“欧洲火药桶”,北约为了巩固其统治,不断扩展势力范围,挑起民族矛盾和对立战争,最终让这些争端地区不断分裂解体,慢慢消除其影响力,将该地区逐渐掌握在西方势力的手中。在俄乌冲突陷入僵局时,西方或许意图通过制造巴尔干半岛的危机打开局面,然而西方也千万不要低估中俄以及塞尔维亚的坚定决心,如果仍不停止“作死”,执迷不悟,必然将承担一些额外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