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伊始,东欧的地缘格局开始出现深刻剧变,这其中感受最深的,便是融合了多民族、多文化的前南联盟国家,而其中冲突最为激烈的,便是因要留在南联盟还是独立,发生了矛盾的波黑国内三个民族。
当时,掌握波黑国内军队主要控制权的,是人口占比较大的塞族,他们拥有坦克和装甲车等重型武器装备,对结成同盟的其他两个族形成压倒军事优势,在战争初期便控制了七成以上的国土。
然而,随着国际社会的多方调解宣告失败,塞军地面部队仍不愿意撤退指定区域的情况下,北约最终决定以武装干预的方式,结束这场已酿成人道主义危机的冲突,随即其空军战斗机大规模出动,对塞军地面阵地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北约方面这一轮的军事打击,主要针对塞军的雷达、防空导弹、指挥系统以及交通枢纽,意在瓦解其妄图抵抗的意识,再加上巡航导弹对其关键节点送上致命一击,缺乏高效防空武器的塞方根本无法还击。
也因此,先前被压制的其他两族武装力量,借此机会对塞方阵地实施了反推,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便再度与前者形成相对平衡的力量,孤立无援的塞军在前有狼后有虎的情况下,最终只能选择以谈判,解决这场看似无法平息的争端。
而纵观整个战争走向,以北约为依托的多国空军部队,在地面武装未介入的便控制了局面,开启了非接触战斗的先河,也为接下来的空袭科索沃做了一定铺垫,更给众多军事欠发达国家好好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