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呼吁:北约威胁世界和平必须解散!
4月6日,《印度快报》发表题为《北约威胁世界和平,必须解散》文章,主要表达三大观点。
第一,剖析北约历史。北约于年成立,主要是为了与当时不断崛起的共产主义势力进行对抗。美国等西方国家把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当作巨大威胁,为挽救当时满目疮痍的欧洲各国,在美国的主导下,北约这一军事对抗集团得以成立。北约的创建与有其历史必然性,当时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处于对立状态,组建军事对抗集团是双方的共同选择,北约与华约就此成为矛盾共同体。
年东欧剧变,东欧各国纷纷抛弃社会主义转而实行资本主义后,局势发生了变化,苏联在年12月25日宣布解体后,华约组织随之分崩离析,苏联领导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也就此解散。在这种情况下,北约也失去了继续存续的理由,应该与华约一同解散,作为矛盾的统一体,一起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对北约不愿解散的原因进行分析,关键在于美国的私心。美国在战胜苏联后迎来“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全球霸权也已达到顶峰。美国的最大缺点在于,在冷战中获胜后便将冷战思维及行为方式视作维护美国国家霸权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维护北约这一冷战时期的军事对抗集团,无疑是美国展示自身霸权的最佳方式。由于美国私心作祟,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北约这一诞生于冷战时期的组织竟然在21世纪重新焕发活力,在这种畸形的活力中充斥着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冷战思维。美国认为,一旦霸权受到挑战,北约一定会向美国的对手实施最严厉的打击。
第三,导致俄乌危机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遭到北约东扩行动的威胁,俄罗斯被逼至绝境。当俄罗斯无法保证自身国家安全时,必定会奋起反击,最终造成俄乌危机爆发。经过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后,《印度快报》认为,北约东扩导致的俄乌危机如今已成为国际热点问题,负面外溢效应已经危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此北约应该就此解散,与华约一同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
对《印度快报》的文章内容进行梳理,能够意识到,印媒这三大观点十分正确。
第一,从历史层面而言,北约与华约这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在冷战时期的对立与博弈早已警示后人。冷战能够顺利结束,固然得益于北约与华约的军事平衡,但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已从内部瓦解。正所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瓦解,苏联作为能够将人类送入太空的超级大国,却无力满足民众的生活需要,在面对西方社会丰裕的物质生活时,苏联民众自然人心浮动。从这个层面而言,冷战是一场人心之争,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在人心之争中确实表现不佳,因此最终走向失败,而北约这一军事对抗集团在促进冷战结束方面的作用并不大。
第二,从现实层面而言,美国希望利用北约这一军事对抗集团维护全球霸权,在21世纪不仅没能为世界带来和平,反而成为祸乱的根源。美国一向奉行所谓的预防性外交,只要符合美国的资本利益及国家安全需要,便可以对任何国家或地区实施预防性打击。美国在采取行动时往往会拉上北约,为自己蒙上“合法”的外衣,企图通过人多势众的局面掩盖行动的本质,年的科索沃危机便是典型的例证。
年苏联解体后,世界上的主要热点地区都可见到美国霸权的影子,而北约作为美国伸张霸权的工具,同样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俄乌危机的爆发也在情理之中,苏联虽然解体多年,但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仍然拥有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更掌握令美国担忧恐惧的强大核力量。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在欧洲方向的最佳选择便是肢解俄罗斯,维护霸权的需求成为俄乌危机的导火索,美国也因此成为俄乌危机中最大的幕后推手。
第三,从中国自身层面而言,北约也确实应该解散。中国在欧洲并无地缘战略冲突,与北约也毫无瓜葛,但北约将中国视作优先考虑的对手。不久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公开表示,在最新修订的方案中,北约已将中国列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北约将任意国家敌对化的做法无疑是对中国的威胁,也是对全球秩序的威胁。北约将中国列为主要竞争对手显然也是受到美国操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已经打造出亚太版“小北约”,盎格鲁撒克逊族裔的军事同盟已在亚太地区正式形成,北约召开防长峰会时,并非北约成员国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也参加会议。
如今北约将中国列为主要竞争对手,未来欧洲地区的北约或将与亚太版“小北约”合二为一,在美国的操纵之下成为泛全球化组织。扩展后北约的活动领域必然不会仅局限在欧洲,必将成为在欧洲遏制俄罗斯,在亚洲遏制中国的全球化武装集团。中国必须对此保持警惕,而印度媒体的文章表明,印度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危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