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Q形绞索》/作者:戴旭
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授权发布
军事转型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两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是工业化总体战,海陆空战都呈现出钢铁化、机械化、立体化的趋势。“二战”后,随着信息化革命与外太空开拓两大历史巨变的冲击,美国的军事力量也开始进行信息化、空天一体化的变革。在这个变革中,美国的航天、航空部队是变革的先锋队,也是变革的主要动力提供者。其变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偷袭珍珠港。
年,日军对珍珠港的偷袭,给美军造成了至今“无人超越”的最短时间内伤亡人数最多的纪录。而实现的手段就是空中打击。随后,美国通过千机轰炸东京和空投原子弹,让人类第一次见识到了空中打击的破坏能力足以改变战争的走向。通过空中力量,美国让日本这个曾经在“二战”前就海军力量与之斤斤计较、马拉松式谈判的对手,在主力还没有登陆之前就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战”之后在历次美国的军事行动中,空军逐渐占据了统治性的地位。朝鲜战争开创了喷气机空战的时代,巨大的空中优势挽救了美军在朝鲜的陆上劣势,与中国打成了平手。越南战争中,美国创造了直升机与步兵结合的空中突击部队,尽管美国在战略上深陷泥潭,被迫撤出了越南,但美军在越南只有消耗过多的战役而没有被打败的战役。
年的海湾战争,当时的伊拉克军队除了没有核武器之外,在常规装备上普遍比当时中国的军队还要先进一代,当时有中国媒体说海湾战争将是美国的第二个越南战争,然而事实却是美国通过42天的空袭彻底将一个海湾地区的军事强国打败,然后仅仅通过小时的地面战争就取得了胜利。自上世纪30年代意大利人杜黑提出“制空权”理念以来,空军第一次成为了决定性的军事打击力量,陆军、海军都沦为了配角。在以往的人类战争史中,陆战和海战是决定战争的主导性力量。
在陆战中,战线的推进、围绕“坚点”的反复争夺,兵力从动员到集结、接敌的三部曲是传统的陆战形式;在海战中的主力舰之间的对决、寻歼敌主力和对海上交通线的破坏一直是决定战争进程的主流方式。而自海湾战争开始,传统的线性的作战方式被空天力量所突破。战争中不再有前方和后方之分,不再有明显的战线;战争不再以兵力占据领土为目的,而是形成在天基系统的指挥引导下,重点在于体系破击和体系瘫痪的非线性作战;空中力量成为主战性、战略性的力量;作战空间由平面变为了海陆空天地电磁的多维立体空间;战争的核心焦点也一直升到了大气层之外的空间。
随后,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更是仅仅依靠空军的空中打击就打赢了战争。这都证实了早在年美军约翰·沃登上校提出的“空中战役理论”的正确性。
到了年的阿富汗战争和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更是将以往强度高、成本高、准备时间长、持续时间短的空中打击改造为低强度、低成本、高精确度、反应灵活的“可持续打击”。将“空中战役理论”从一代发展为二代。而目前美国正在准备的空天一体战,更是将这一理论发展为三代。
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部署太空侦察卫星,标志着太空军事化的开始。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经模仿著名的地缘战略学家麦金德的口气说“谁控制了宇宙,谁就控制了地球;谁控制了空间,谁就控制了战争的主动权”。年美国空军正式颁布第一部太空作战条令。年,根据美国退役中将格雷厄姆提出的“高边疆理论”,里根总统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年美国空军条令定名为《美国空军航空航天基本概则》,条令指出美国空军的基本任务是“打赢航空航天战争”,年美军成立航天司令部。
年条令名称修改为《美国空军航空航天基本理论》,把“制空制天”作为空军的首要作用。年美国空军组建七个绝密级作战实验室,对未来空天一体作战进行实验性研究。其中太空战作战实验室的座右铭为“AboveAllOthers”,即“在所有人之上”,体现了美国唯我独尊的野心和霸气。以空军带头,美国陆军和海军也成立了自己的太空战实验室,探讨在太空战的前提下陆军海军的转型问题。年美国航天司令部颁布《年展望》,美军提出空间控制、全球作战、力量集成和全球合作等太空战思想。随后美国启动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的研制。
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年1月美国国防部在科罗拉多州施里佛空军基地秘密举行了代号为“施里佛”的太空作战演习,这是美军首次以控制太空为目的的全国性军事演习。年美国开始实战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年8月美国国防部公布《联合太空作战行动纲要》。年4月,美国利用卫星和轰炸机的组合将发现—打击—摧毁—评估的链条缩短到12分钟。年8月美国空军公布《反太空作战行动纲要》。
年美国战略司令部建立太空和全球打击联合功能司令部,并于年重组为全球打击和一体化联合功能司令部,负责全球打击能力的指挥和控制。年全球打击司令部正式运行,驻地为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年美国成功试飞X37B太空战机。另外,美国还开发出HTV“猎鹰”高音速飞行器、X51高超音速导弹等一系列的实验性装备,初步形成了在一小时内摧毁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目标能力。美国空军上将奇尔顿宣称,年将实现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的实战化部署。
此外,美国空军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在年5月发布了名为《技术地平线》的报告,这篇报告详述了未来美国的战略走向和空天技术能够达到的程度,立足于技术的角度判断年到年间可以实现的能力以及需要进行的技术准备和选择。项目的负责人是美国空军首席科学家J.A.达姆(WernerJ.A.Dahm),他也被称为“美国空军的默林(默林是西方传说中亚瑟王的巫师)”《空军时报》用调侃的语调称,“这位美国空军的默林在用水晶球占卜后,分析出哪些关键技术将用在年后的美国空军身上”。
据年美军发布的《技术地平线》报告,将美国面临的国家威胁分为“伊斯兰恐怖主义”“失败国家”“同等的中国”和“复兴的俄罗斯”这四类,由此提出了美国空军未来的能力需求和装备发展方向。通过研究未来美国将面临的威胁以及所需的技术,这位美国空军的“巫师”得出了与所有人背道而驰的结论,即美国空军应对这四类威胁所需的技术能力是相同的。即对付伊斯兰恐怖分子和对付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所需要的技术能力是相同的。这颠覆了人们的常识。
在一般人认为,对付恐怖分子主要需要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这样的陆战兵力,智能步兵装备和反地雷伏击车是应对这类威胁的主要装备,烈度低但持续时间长的、掺杂民事和军事行为特点于一身的反恐作战是针对这类威胁的主要作战方式。而对付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需要主要发展海空军兵力,以先进的战斗机和航母编队为应对这类威胁的主要装备,高烈度、大规模的海空一体战是针对这类威胁的主要作战方式。自年阿富汗战争开始后,美国军队内部甚至围绕这两类威胁分裂成立以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为一方的“非常规战利益集团”和以海军和空军为一方的“常规战利益集团”,双方在装备预算、人员等方面互相竞争。
拥有大量的军队、完整军事体系以及核武器的中俄两国怎么就沦落到和恐怖分子一样的待遇了呢?
根据美国的技术路线图,年到年,将实现天基激光武器集成飞行试验、第二代空天飞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运载器及微卫星群投入使用。到年左右,实现导弹防御系统、天基激光武器、天基合成孔径雷达、空天战斗机、通用航空飞行器具有实现实战部署。这意味着美国空天帝国的形态将在10年之内实现新的升级。
摘自《Q形绞索》/作者: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