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文字简单,语法复杂,当地人多信仰东正教,其中最大的东正教堂萨瓦教堂于年开工,因为战争停工;年再开工,年停工;年继续开工,年再停;年开始,至今未完工,建造时间跨度直指圣家堂,装修程度媲美毛坯房。东正教中,其教堂也是学校,神父会耐心地跟孩子交流。大多教众只是“知道”,距离“理解”宗教还有很大距离。
塞尔维亚虽然盛产漂亮姑娘和帅小伙,众多维密模特来自于此,但南联盟解体后20年来,塞国没有大发展,普通人均月收入欧元左右,公务员收入可达欧元。国家经济不好,公路被补得像百纳布,还好很平整,他们秉承着“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公众设施建设宗旨。消费低,人好看,故事多,风景美,这里成为众多媒体推荐的旅行目的地也就理所当然。
经过十年不懈努力,塞尔维亚仍然没能加入欧盟。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前建筑师,曾在媒体上公开发言,俄罗斯和中国是朋友,塞尔维亚虽然积极想加入欧盟,但不能接受欧盟要求其放弃朋友的谈判条件。中塞友谊得益于这位总统的推进,上世纪90年代战后,很多中国人来到这里生活,中餐馆和赌场跟着繁荣起来。老城中心的北京饭馆厨师田师傅是移民之一,杭州人,他热情介绍了本地60多度的白酒特产拉基果子酒(Rakija)、蜜糖和本地皮具,并烦恼做中国菜的调料因为运输问题,不能保证供应以及物流成本太高。
年,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现在遗址上的原有建筑已经夷为平地,政府立了一块由中塞双语写的铭文:“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这里将被建成中、东欧地区第一家“中国文化交流中心”。石碑前放着三束鲜花,显示经常有人前来凭吊。这一片空地,什么都没有,却与纽约9·11遗址一样,氛围令人难过。
我听着手机中的那首《Bellaciao》(朋友,再见!),离开了贝尔格莱德,那是前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