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如果从五月花号算起迄今只有年,不过当五月花号登陆北美大陆时世界上其实并不存在美利坚合众国这样一个国家。之所以写美国历史从五月花号写起其实就像写《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一样——写美国历史当然也要从其正式建国之前那些导致这个国家最终孕育形成的因素写起。事实上真正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事件是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这一事件距今只有年。
在这年间美国先后经历过独立战争、谢司起义、美墨战争、第二次美英战争、南北战争、美西战争、美菲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格林纳达战争、巴拿马战争、海湾战争、索马里内战、波斯尼亚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内战以及叙利亚战争等余场战争。美国建国至今的年间只有18年没打仗。
从二战以来美国参加的历次对外战争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美国每次出兵都会拉拢一大堆盟友,而绝不会是自己单打独斗。当然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也有很多盟友,然而这和二战后的历次对外战争有本质的区别:美国在一战中是作为协约国的成员之一参战,在二战中是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一员作战,然而美国在二战后介入的历次战争中那些盟友都是因为追随美国而参战的。
朝鲜战争中美国拉拢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15个国家组成了所谓的“联合国军”。越南战争中美国得到了南越、南韩、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支持。海湾战争中美国与英国、法国、加拿大、科威特、沙特、埃及、卡塔尔、阿联酋等33个国家组成了多国联军。
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在阿富汗战争中英国、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北约国家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配合美国参战,吉尔吉斯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则为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援。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也得到了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的追随。
美国拥有一个庞大的盟友体系: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都与美国保持着极为特殊的外交关系,欧洲大部分国家都被美国纳入了北约的盟友体系之内,日本、韩国成为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桥头堡,以色列在中东的存在本身就含有美国遏制阿拉伯国家的战略考量,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也是美国的盟友......所以美国在每次对外战争中都能拉拢到一大堆盟友。
能不能拉到一堆人是一回事,需不需要拉这么多人是另一回事。美国发动对外战争有典型的欺软怕硬的特征。网上有一个段子是说:美国对外宣称打伊拉克是因为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而不打俄罗斯是因为俄罗斯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们看美国打的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等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一些穷国、小国、弱国。事实上美国总是尽力避免与大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按说面对像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这样的对手基本上仗还没打就已知晓结局了。然而无论对手小到什么程度也很难见到美国有单打独斗的时候。要说以美国的实力打阿富汗、伊拉克压根就不是问题,可美国依然还是会拉拢一大堆盟友一起出兵。这就是典型的杀鸡用牛刀。那么美国为什么每次对外作战都要如此大张旗鼓呢?其实如此大张旗鼓的行为对美国可谓是好处多多。
以美国的实力打打阿富汗、伊拉克这样的对手似乎是不成问题,然而如果拉拢盟友一同出兵在效果上会更好。首先所谓的盟友其实相当适合扮演分担伤亡的炮灰角色。朝鲜战争中美军阵亡3万、非战斗死亡2万、受伤17万;相比之下作为美国盟友的韩国阵亡41万、受伤98万。越南战争中美国死亡人、受伤人、失踪人;南越阵亡31万人、受伤万人;韩国死亡人、受伤人,,,,,,,
海湾战争中美军阵亡人。这其中真正战死的只有人,其余人都是非战斗死亡:有死于事故的,甚至又被友军误伤的。由此可见在美国发动的历次战争中友军都替美军分担了一部分伤亡。分担的当然不只是伤亡,被分担的其实还有军费。以美国的财力打打阿富汗、伊拉克这样的对手还是能负担的,但能找到别人一起分担军费毕竟不是一件坏事吧?
美国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讲究权力制衡的国家:一方面由国会、政府、法院分别掌握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体系对总统的权力构成一定制约,另一方面地方上各州所享有自主权也对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制约。美国总统同时又是美军总司令,所以对军队任务有下达执行权。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总统可以随意调动军队,因为美国宪法规定对外宣战、军队调动是国会的权力。
由此可见在美国对军队的权力是由总统和国会分享的,那么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种博弈。这也导致美国在历次战争中对伤亡和花费颇为敏感。越南战争就是因为伤亡过重导致国内反战浪潮高涨,最终迫使美国撤出了越南。美国对战争的花费也同样敏感:如果美国自己掏钱打仗就需要考虑国会是否支持?美国国内的纳税人是否同意?让盟友们分担伤亡和军费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拉拢盟友参战不仅能得到人员和资金上的支持,也能得到盟友们在军事技术上的支持。二战后美国解散了日本的军队、分解了日本的军需企业,然而冷战时期美国出于自身战略需求对日本进行了重新武装。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就直接利用了日本的技术人员:日本工厂开始为美军提供后勤。时任美国驻日大使墨菲公开声称:“日本人以惊人的速度把列岛变成了一个大兵站。如果没有日本,半岛战争就打不成”。
直到现在日本科技企业仍一直在为美国军工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美军车辆、战斗机引擎用的特种陶瓷材料是日本研发的;巡航导弹的核心部件——微电子芯片80%也是由日本企业生产的。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也是一个高科技实力强劲的国家。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况且日本以及美国的欧洲盟友们在技术水平上也都还不错,所以美国在某些方面也需要利用盟友们先进的军事技术。
拉拢盟友参战可以分担伤亡、分担军费、分享技术,而更重要的是可以为美国树立威信。不要说美国对外用兵是一个超级大国在打仗,即使是一个帮会老大出去干架也不会自己单打独斗。你看哪个老大身边不是一帮小弟前呼后拥。这就叫做排场,这就叫做威信。美国拉着一帮盟友出去打仗就是在表现自己的强大。让别人知道自己盟友多其实就是在炫耀实力、树立威信。
开战本身就是凝聚盟友的一种重要手段。尽管美国拥有一个庞大的盟友体系,然而这个体系并非铁板一块,所以美国的盟友有时也会对美国有意见。美国要维持自己的盟友体系、维系自己的世界霸权就必须凝聚人心。战争就是一种凝聚人心的手段:平时美国的盟友们可能对美国有各种各样的意见,然而当战争爆发时几乎是听不到反对声音的。战争实际上使美国在同盟体系内树立了自己的威望。
战争是讲究师出有名、名正言顺的。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理由,那么也要强词夺理编造开战的借口。就像美国以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打伊拉克无论多荒谬,但的的确确还是需要一个理由(哪怕这个理由多么站不住脚)。美国拉拢盟友参战其实也是为证明自己发动战争是有道理的。要知道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除了中国和俄罗斯几乎全都被美国纳入到自己的盟友体系之中了。
这意味着美国所发动的战争几乎能得到绝大多数世界主要大国的支持。在这些国家的媒体极力宣传之下美国就为自己发动的战争找到了理由。这就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既然美国发动的战争得到了世界主要大国的支持,那么就证明美国所发动的战争是占理的。非法入侵他国的行为就这样被洗白成为解放他国人民、拯救他国人权的冠冕堂皇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