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好莱坞电影,尤其是战争、政治题材片子的朋友,会有这么一个印象,那就是每当战争、瘟疫或是自然灾害爆发时,美国白宫的政府官员全都忙碌在一线,不断地打电话、发电报、作指示。出现最多的场景,就是众多领导围坐在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前,实时监控着局势的发展,旁边还有一个专家、一般都是主角在叽里呱啦的做讲解。貌似白宫做事雷厉风行,官员们果断干练,跟其他国家没完没了的开会风格完全不同。但事实上这些都是电影瞎编的,白宫在危机时期的处事风格,也一样相当的官僚。
自从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改革之后,尤其是冷战格局的发酵,原本人少式微的白宫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央权力的加强就意味着官僚系统的不断增值,于是白宫的官员便逐渐庞大、复杂了起来。或许这就是二战后的美国,对外战争屡次失败的原因之一吧,俗话说鸡多了不下蛋、人多了瞎胡乱,官僚系统越复杂,没完没了的会议就越开越多。比如在年海湾战争、年科索沃危机、年阿富汗战争、年伊拉克战争中,各个部门之间的会议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我们就假设你是白宫的一个官员,那么你在战争时期的一天将会这样度过:
首先你一起床就是早会。在早晨,各个部门的领导会在内部召开一个例会,主要议题呢就是评估当下态势、划分个人的责任,以及安排当天的任务。
早会开完就到上午了,你还没来得及吃早饭,部长级会议就开始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会议大多都是这种,部长级会议按照事情紧急和保密程度分为很多类型,有见面会、电话会、电视会等等。一般部长级会议都会邀请一些高级助手和资深的专家参与,会议流程一般都有同系统部门间、同系统跨部门、跨系统跨部门等等。部长级会议结束之后,一般还要再召开副部长级会议,各部门的二把手聚在一起,讨论一些具体的细节,然后就是对敏感情报和政策问题交换意见。
这个时候总统差不多也该起床上班了,部长们会再聚在一起开个短会,把之前开会讨论的结果,和没有解决的问题汇总一下,然后再讨论那些需要报告给总统,那些需要明天再讨论。会议结束后一般情况下,部长级会议成员都要跟总统见一面,再开一个国家安全最高会议。当然总统也没那么清闲,因为在此之前他必须要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以及国家安全顾问开一个例会,有时候甚至还需要国务卿、副总统、国防部长、中央情报局局长等等。而这些官员们,在此之前,同样也要开一个短会,讨论今天和总统开会的议程。不过最苦的还要数国家事务安全助理,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全天候都在开会,以便向总统报告事态的最新进展。
你以为这就完了?会开得差不多了,该干点正经事了,不,这只是开始!到了下午,中饭吃完就得召开副部长会议,讨论如何执行总统活着部长级会议的结果。然后又得组织一次部长、副部长级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讨论组建跨部门工作组,以便协调复杂的官僚系统中,不同部门的合作问题。一般情况下这个会议,一天要开四五次甚至更多,伊拉克战争时期的最高纪录是一天开了十六次。
到了下午四五点,部长级会议成员,还要召集他们的主要助手,再开一个例会,主要议题是讨论当天的情况。然后就是部门全体成员例会,讨论当天的决策、事态的进展以及接下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这个会议根据事情的紧急程度展开,有时候几分钟,有时候则需要几个小时。到了晚上,还要再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如果总统也参加,那么部长级会议就会演变成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
运气好的话晚上九十点钟你就可以下班了,运气不好你可能要干到天亮,当你翻阅今天日程的时候你会发现,今天你除了开会,好像什么正经事都没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