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欧洲最后理智德国撤销一项涉中法案,374 [复制链接]

1#

前段时间,在美国的带动之下,欧盟也加入了反华队列中,并在前段时间与中国展开了一场制裁大战,中欧关系一时间急转直下。而在中欧制裁大战之后,欧盟非但没有意识到此前政治挑衅的错误,反而还变本加厉,通过了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想要以此进一步对华施压,而在中欧关系再度急转直下的时候,德国发出了清醒的声音。

在欧洲议会高票通过冻结中欧投资协议的议案之后,默克尔再度公开发声力挺中欧协定,表示她依旧愿意为中欧投资协定的“每个字”做担保。并认为虽然中欧在“人权问题”上有很大分歧,但是不应该因为存在分歧就采取对抗措施,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欧洲必须要和中国展开对话。

随后,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在日前参加论坛活动的时候,对欧洲恶化中欧关系的行为表示反对,呼吁欧洲与中国加强合作,并警告欧盟“想要孤立、打压中国,只会白费功夫”。

德国前后两位领导人同时发声,除了因为德国是欧洲与中国关系最友好的国家之一,还因为他们都在当下中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还保持着与众不同的理性认知。

他们知道,这次欧洲议会想要将冻结中欧投资协定来对中国施压,这完全就是打错了算盘,中欧投资协定并不是一方“恩赐”一方受惠,而是合作共赢。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个经贸大国,西方国家的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单边霸凌政策,已经成为了过去,他们想要用挑衅举措迫使中国妥协,但现实却是他们自己先会被伤得更深。

现在欧洲还在疫情、经济衰退的困境中难以自拔,因此如今欧盟牺牲中欧经贸关系,不是牺牲中国利益,而是在牺牲自己的利益,最终吃亏的还是欧盟自己。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不愿意被反华节奏带着与中国对抗并不仅是口头上这么说的。

最近德国联邦议院科学服务部七拼八凑地出台了一部所谓的评估报告,来配合《供应链法》的表决,称新疆存在“人权严重侵犯”现象,在《供应链法》生效之后,德企就有责任与“强迫劳动”的中国供应商中断业务关系。

这样一份罔顾事实的报告,不仅让中国驻德国使馆立刻发表声明驳斥,还让德国有识之士感到愤怒,随后德国联邦议会“在最后一刻取消了该议题”。

德国《青年世界报》的主编塞巴斯蒂安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像这种毫不严谨、颠倒黑白的材料会被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家拿去当做实现其反华的外交政治目的,掩藏着极为险恶的用心。并指出,所有试图颠覆和侵略他国的战争都充斥着这样的谎言,这些大力宣言反华、反俄的西方媒体,或许正在为将来国际冲突升级做准备,这让所有记得科索沃战争的人都深感忧虑。

最后他表示,他个人并不认为这种做法会得逞,他相信绝大多数德国人都希望能看到客观公正报道中国的新闻,也并不认为这种谎言和手段就能轻易让大多数德国人敌视中国。

除了默克尔公开力挺中欧投资协定之外,德国工业联合会等多个机构组织也纷纷表示中欧投资协定将会对欧洲经济复兴起到重要作用。

据中国德国商会最新调查报道显示,在中国发展的家德国企业中,有家在华德企愿意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并且就在中欧投资协定被冻结的当天,世界最大化工厂之一的德企巴斯夫也宣布将会在中国投资成立电池材料的合资企业。

随后据人民日报25日报道,德国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表示,在最近的这5年里,中国一直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德投资合作实现了双赢,并期待双方的进一步合作。

因此很显然,德国国内的清醒人士还是挺多的,不仅清楚中国与德国之间贸易关系的重要性,还清楚西方媒体炮制抹黑中国的言论到底为了什么。毕竟,只要稍微清醒的人都能知道,这些西方媒体断章取义、篡改捏造的抹黑中国的谎言,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而西方最后吃的还是饭,不能是所谓“价值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