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在战场上战机就是飞行员最重要的武器,就如同士兵手中的枪一样。所以战场上弃机就相当于弃枪,也就等于选择了投降。而很多飞行员由于军人的使命感,往往不愿意轻易弃机,更希望同自己心爱的战机共存亡。
当然除了责任担当外,飞行员弃不弃机还会有些现实情况上的考虑,这点我们后面再说。而如果不弃机,那飞行员有多大可能性摆脱来袭导弹呢?在影视剧里哪些飞行员通过翻滚、拉升、贴地飞行等规避动作来摆脱导弹的场景,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以现在的地空、空空导弹的速度来说,根本就不会给飞行员做这些动作的时间,而且飞行员也不一定能够承受做这些动作带来的巨大过载。
根据专家们的的预测,如果一架战机在被导弹锁定的情况下,这架战机能够成功逃脱的概率不到10%。虽然专家的话有时也不太准确,但应该也是八九不离十了。而战机想要获得那10%的逃生概率,就不只是做几个规避动作那么简单了。
一般来说战机想要摆脱导弹的追踪,最直接了当的方法就是拼速度,通过加速度硬甩掉来袭导弹。这话在现在听起来有点不太可信,但在历史上的确是有过先例的。
记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从苏联租借了四架米格-25战机用于高空侦查。在一次对以色列的侦查中,不幸被以军雷达发现,然后他们就派出了当时最先进的F4鬼怪战机进行拦截。但当F4战机发射导弹想要击落这架米格-25时,惊奇的一幕发生了。米格-25面对来袭导弹不慌不乱开启加力,一下子就把速度提升到了3.5马赫。而F4战机发射的“AIM-9”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最大飞行速度只有2.2马赫,所以任凭这枚导弹使上吃奶的劲也追不上米格-25,最终只能目送它离开。
不过现在的战机都没有米格-25那种速度了,普遍速度都在2马赫左右,甚至2.5马赫的都很少见。而现在的空空导弹却越来越快,普遍都在3马赫以上,像俄罗斯最先进的R-37空空导弹,其最快飞行速度高达6马赫。所以此消彼长,目前的战机想要利用速度来摆脱导弹几乎无可能。
如果速度指望不上,那就要释放热源干扰弹了。这种干扰弹是专门针对红外制导方式的导弹而设计的,对来袭导弹有一定的干扰作用。但也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各国先进的空空导弹都已经使用上了主动雷达制导,所以要是碰上这种空空导弹,战机上的热源干扰弹也没啥用。
还有种方法就是雷达干扰,通过雷达干扰对方的火控雷达,让其火控雷达锁定得不那么精确、稳定,这样导弹就有一定概率脱靶。但面对这种干扰,各国在设计导弹时也有针对。就是把导弹设计成近身引爆的方式,导弹不需要直接命中,只需达到目标附近一定范围内就能爆炸。所以这种干扰方式也不是完全稳妥的。
当然还有最后最后一种,那就是做些诸如:落叶飘、眼镜蛇机动、翻滚等巨大过载的动作。这些动作有没有用呢?就看个人的本事和运气了,反正在科索沃战争期间,南联盟空军的飞行员曾经使用大过载小半径转弯机动摆脱过美军“AIM”中距弹的攻击。
最后还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以上方法要搭配着来使用,基本上少一个环节都不行。但即便如此,或许你把这些方法都用完了,可能人家的导弹也还在战机后面,这时弃机或许是唯一的生路了。但往往很多飞行员都不愿弃机,这又是为何呢?
除了开头我们讲的军人的责任感外,地面环境也是他们要考虑的因素。像如果在海洋、沙漠、雨林或者敌后区上空作战的话,即便是弃机逃生,飞行员落下来面对这些恶劣环境估计也很难生存下来。所以既然都是死,他们更愿意选择痛快点的。
总而言之,战机被导弹锁定是件很难摆脱的事,但飞行员弃机也是件很难抉择的事。既然都很难,作为天之骄子的飞行员基本都会选择奋力一搏,即便是死他们也愿意,这就是飞行员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