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11月3日,华安基金论道黄金资产配置高端峰会在上海举行,多位大咖展望宏观经济走向,深入分析黄金价格影响因素和走势,为投资者提供包括黄金在内的资产配置计划建议。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在会上发表了演讲,他认为,美国大选结果即将揭晓,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无论谁当选,最终都会开启新一轮的刺激。现在都是财政刺激货币化,所以后面美联储的扩表还会继续。对消费者而言,美元走软是一个更明确的趋势,黄金目前进入到新的一轮上升的起点,这是中短期。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现在正面临着一个改革创新的新环境,特别是实体经济经过过去四年的供给侧改革,开始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期。
天时是年中国经济转型,、年供给侧改革,使得转型进入到一个脱胎换骨的状态。我们也在年初开始提核心资产的理念。未来3-5年疫情后遗症还在,各个国家对于它增长的预期进一步的下调。但是中国已经开始变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至少推迟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提升了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效率。
地利是中国的内需,14亿人口,人均GDP1万美金,这么庞大的市场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源源不断地给企业创造自由现金流,给我们提供需求。
人和是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制度红利是在推动着科技创新,所以我们可以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未来几年应该更加有信心一些,双循环驱动的优势会逐步反映在全球资产定价上面。
“看未来3、5年人民币升值是大的趋势,聪明的企业已经加大对核心资产的配置。”张忆东说,价值回归是未来半年最确定的一个信号,会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
以下为张忆东发言摘要:
第一部分:回顾0325《黄金的配置良机归来,这是一个长逻辑》的判断被验证
1.黄金的投资逻辑:抗通胀性、避险、货币属性,实际利率始终是黄金的锚
2.中短期:黄金定价之锚将回归法定货币的实际利率
3.中长期:2、3年以及更长,美联储“无上限印钞”影响美元信用、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风险,超主权货币的黄金将受益,黄金价格有希望挑战历史新高并达到难以预测的高度
4.事实上,黄金价格已经突破了年历史高点
回顾3月25日《黄金的配置良机归来,这是一个长逻辑》的推荐逻辑
1.黄金投资逻辑:抗通胀(实际利率的锚)、货币属性、避险
2.中短期:黄金定价之锚将回归法定货币的实际利率。
3.危机之后的反弹,黄金是“急先锋”并有望重返牛市通道。年11月至年5月黄金上涨35%,而美股和原油继续下挫到年一季度。
4.当流动性危机之后,黄金定价之锚将回归法定货币的实际利率。从现在立足1年来看,剔除风险之后的收益回报,黄金相比较风险资产的性价比更好。根据年11月到年5月份的经验,经济差但还并非大通缩大萧条的状况下,黄金跑赢了其他风险资产。
5.面对“流动性改善而经济下行”的前景,黄金的性价比更高。展望未来两年经济差、货币大放水的概率大,基于黄金的货币属性,金价有希望挑战历史新高并达到难以预测的高度。
6.中长期:美联储“无上限印钞”影响美元信用、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风险,超主权货币的黄金将受益。
7.黄金的货币属性:年美联储应对短期危机的“无上限印钞”必将影响中期的美元信用,超主权货币的黄金将受益。08年金融危机缓解之后,前期避险带来美元强势告一段落,全球央行此后连续10年净买入黄金,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下降。
8.乱世黄金,未来数年警惕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风险。
黄金如期“王者归来”
一、验证逻辑一:美国实际利率与金价负相关的分析框架依然有效
1.《黄金的配置良机归来,这是一个长逻辑》0325提出,黄金定价之锚将回归法定货币的实际利率。
2.美债实际收益率仍然是决定金价的“锚”,实际收益率是美债名义利率和通胀预期之差,是黄金的持有机会成本。
3.年欧美应对全球疫情及经济衰退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刺激方案,名义利率下降,通胀预期上升,实际利率下行。
二、验证逻辑二:美联储“疯狂印钞”,美元信用受损,美元贬值,超主权货币的黄金受益
1.基于黄金的货币属性,美联储“印钞”中长期必然将影响美元信用,进而导致美元走弱,从而提升黄金价值。
2.年,美联储开启“无限量QE”之后,黄金的超主权货币的货币属性进一步凸显。各大央行的购金行为可能类似。
3.年之后,以更广的范围持续。
三、验证逻辑三:长期而言,黄金有望发挥其货币属性和避险功能
1.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超长期看黄金价格基本上是持续上涨的。
2.中期黄金大趋势一旦形成,将持续十年左右(-年上涨;-年下跌;-年上涨;-年下跌;--?)
3.黄金短期大幅上涨的阶段往往跟避险有关,跟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密切相关。年美国大选之前,依然充满诸多地缘政治的风险。以邻为壑的民粹主义现在正在兴起。当前金油比已至历史高点,地缘政治风险的可能性较大,历史上,-年是阿富汗战争和两伊战争高潮,年是索马里战争,年是科索沃战争,年是克里米亚争端。
中短期展望——未来半年全球经济周期性复苏共振,周期价值重估
一、中国经济仍在回升期,此轮复苏力度温和、总量增速平淡
1.经济仍在回升期。3季度实际GDP单季同比从3.2%上升至4.9%,使累计GDP同比年内转正。
2.9月工业增加值的超预期主要在制造业部门,特别是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
3.投资中,基建的拉动下降,其他投资进一步上升,制造业投资虽然同比回落但环比仍高于其季节性规律。
4.社零仍然延续从必需到可选消费品的趋势,商品和餐饮同步改善。
二、中国经济温和复苏,平淡中寻找新奇,亮点在于结构性变化
三、经济政策由“抗疫”模式回归正常化,仍以延续经济复苏延续为底线
1.随着经济的稳步复苏,经济政策也由“抗疫”模式回归正常化,但是经济政策回归正常化并不意味着收紧,而是有底线思维的——保证复苏延续。增量流动性最宽松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是,还不至于进入去杠杆、强收紧的阶段。
2.年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前值1.28万亿),新增社融3.48万亿(前值3.58万亿),社融同比增速为13.5%(前值为13.3%),M2同比10.9%(前值10.4%);1-9月累计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45%,高于年以来的绝大多数年份,仅低于年的49%。
3.从信贷资金流向来看,新增资金更多的流向了实体,尤其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
四、未来半年,经济复苏有望持续,先进制造业开始新一轮主动补库存周期
1.自年以来持续低迷的制造业投资出现加速迹象,也印证了旺盛的需求,企业开始有意愿增加资本开支,而制造业投资的加速又会进一步增加对设备的需求。
2.未来半年,先进制造业有望持续受益复苏。制造业龙头公司基本面的改善仍在继续,资产定价并未充分pricein,密切跟踪未来三个季度的业绩惊喜
3.需求改善,收入提升,带动先进制造业企业加速补库存。从7月营收同比增速较6月变动幅度与7月库存同比增速散点图来看,二者大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随着7月份收入的上升,行业加速补库存意愿提升。汽车、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等制造业伴随营收改善,库存增速处于领先位置。
五、经济复苏、内循环启动,产能利用率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凸显
六、展望未来半年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结束、新冠疫苗问世,欧美经济有望与中国共振复苏,延续中国制造业此轮景气度。
1.为应对疫情,年海外主要国家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刺激。随着疫苗问世并量产,刺激政策将作用于实体经济,推动欧美需求复苏,特别是年圣诞节到年复活节有望中外经济共振复苏,提升中国制造业景气度。
2.虽然三季度以来欧美疫情出现严重反弹,但前期为刺激经济发展,欧美所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欧美需求不断恢复。
3.快则四季度,慢则明年初,新冠疫苗的普及,将为欧美需求的持续复苏保驾护航。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9月22日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球已有近种新冠疫苗处于临床或临床前试验阶段......候选疫苗越多,得到安全有效疫苗的几率就越高”。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及量产或许指日可待。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称,“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项目非常活跃,已有数个候选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领先阶段,世卫组织对中国的新冠疫苗很感兴趣,一直在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