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五章行摄追艺博观广取悟大美
选择在天地之间行走,
无不令人深深的眷恋。
时而微风拂面,细雨纷扬;
时而大江东去,波澜壮阔;
时而巍巍丛山,峻峭挺拔。
叹天地之大美,渺沧海之一粟,
你似乎能顿悟出生命的真谛……
——摘录自《行走天地间》,欧阳祥山写于年4月
也许是在商海沉浮过久,欧阳备尝了人生的大苦大乐,觥筹交错之间,有时也会心生疲惫,心无所寄;也许是事业发展到一定高度,使他对未来的前景有更多的憧憬,使他对企业转型有更深入、更前瞻的思考。事业的蒸蒸日上带给欧阳的,不是更多的享乐与安逸,反而是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很多人忙于追求财富,无暇思索生命的意义。看多了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如张悦敏、任正非、马化腾等事迹,以及无数极具创造力的科学家奉献国家社会的大志,欧阳知道,那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在他心里,物质的追求代替不了精神层面的需要。他需要找到一个打开世界的途径,需要找到一片精神的领地,来安顿自己那颗漂泊疲惫的心灵。很早的时候,他就自编过一首歌:小时候,我吃尽人间苦头;长大后,我要创造美丽幸福所有,我要把美丽的世界看个够……这其实就是他内心深处最质朴的愿望。
其实,不论是在*营中,还是走出*营后,哪怕是在最艰苦的创业初始期间,欧阳都从不懈怠学习。他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向文化创意行业转型的过程中,他抓紧一切机会,考察国内古建筑艺术、文化产业市场。这时候,具备一定的摄影技术便成为他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他真正迷上摄影,始于年那个冬天。欧阳至今记得,那一次,他与朋友一起去新疆,专程买了摄影器材,到禾木拍照。起初,他对朋友如痴如醉的摄影爱好不以为然。可是,当他伫立于喀纳斯湖边时,他被眼前的美惊呆了:白雪之下的湖面如同镜子般映照出天空的模样,时间好像静止了,又仿佛进入了一个永恒之境。这童话般的洁净世界,那样一种与世隔绝、遗世独立的美,让他惊艳得不敢呼吸,生怕惊醒一个易碎的梦境。他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在天地大美面前,人何其渺小,那些荣辱得失何其渺小!他忽然觉得,能像身边的朋友一样,用镜头定格这份美丽,使这份美丽永久保存,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这次新疆喀纳斯湖之行的惊鸿一瞥,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界”,铸就了他对天地造化的迷恋和崇拜,使他开启了逐梦的征程。
他开始对摄影有了狂热的迷恋,成了一名超级摄影发烧友。购置设备,学习摄影知识,掌握摄影技术,学习技巧的运用。在熟练掌握摄影技术后,他才发现,美的发现和创造是最重要的。他在游记中写道:“美,是艺术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不容世俗所破。快速消费的时代,奔波的脚步懈怠了对美的追求。于是,我背起相机,怀着虔诚,踏上遥远的路途,内心积聚着一股热能,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心中的美丽大景,并将这心灵之像曝光。”
从那以后,他再没有停止过探寻追逐美丽梦想的脚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96个国家。从南极到北极,从美洲到非洲,从西南风情到北国风光,从长江三峡到青藏高原,他用手中的镜头,博观广取,捕捉瞬息光影,探寻天下大美,定格险峰之巅的“无限风光”。
年秋,欧阳更是一口气走过欧洲11国,写下游记《行欧问秋》:
《行欧问秋》
——奥地利、波黑、克罗地亚、黑山、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捷克、斯洛伐克
霜降已至,金秋伊始,处处可见火红枫景。这些年早已习惯走南闯北的日子,我的旅行从不悠哉,日以继夜、步履不停,才能迸发激情。得益于多年涉足摄影与高尔夫,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结识一群影友、球友,慢慢地,就喜欢相约出游。虽不怕孤单,但若有伴总是更好。志同道合则不谋而合。今秋十月,我与好友同游欧洲,共品秋景,各有所得。
一、奥地利——维也纳
19日凌晨1点,我们从深圳直飞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转机飞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其中转机时间长达8小时,无事可做,我提议去维也纳市内转悠,可大家或怕奔波或怕误机,都不愿去,我只能跟另外两个伙伴一起乘坐的士前往。
奥地利是中欧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属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土面积不足九万平方公里,还不到我国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一,人均GDP却高达5万多美元,超过了我国的5倍。维也纳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国内最大的城市,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也许是艺术爱好使之然,年我曾到过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等欧洲著名城市,今天看来维也纳更让我着迷。我不是第一次来,但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维也纳大街小巷一如以往的干净整洁,多年的音乐艺术熏陶,让它的一草一树、一花一木都散发着超凡脱俗的高雅气质。
时间紧迫,我们一行三人冒着毛毛细雨直奔皇家园林。美泉宫坐落在维也纳西南部,是一座巴洛克艺术建筑,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早就听闻美泉宫背面的皇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与美泉宫一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硕大的花坛两边种植着修剪整齐的绿树墙,左右对称,如同一扇长拱门在迎接四方来客。那绿树墙内还有44座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雕像。我在皇家园林四处走走拍拍,感受着维也纳的小资浪漫情怀。可惜时间不够,雨越下越大,匆匆逛了一圈,我们就赶回机场候机了。
二、波黑
波黑,全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是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国家,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介于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之间,国土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万。首都萨拉热窝则在波黑的东部。恒博跟他的妻子已经在机场等我们了,他们定居在塞尔维亚,是陕西人,同姓刘,一个村庄长大的小学同学。夫妻俩恩爱有加,恒博曾是机械工程师,妻子则是人民教师。为了恒博的事业发展,他妻子毅然辞去了老家的教学工作,夫唱妇随。如今夫妇二人与我的“大秘书”、“贸易专家”张海盟兄弟在波黑合作经营红酒贸易。
顺利会师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拍下了萨拉热窝夕阳下的第一张照片。登高望远,萨拉热窝群山环抱,住宅依山而建。恒博说:波黑在南斯拉夫时期便是联邦内较贫穷的地区之一,海岸线长不过十公里,先天资源匮乏,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在萨拉热窝的拉丁桥上引爆,此后还爆发了内战。战火不歇,民不聊生,波黑的经济注定落后得难以追赶,年人均GDP不到美元。但这里胜在气候宜人,“石流拌土”地的特殊条件,使波黑适合也只适合种葡萄了,酿造出的葡萄酒也别有风味,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在波黑做葡萄酒生意。接下来在波黑的行程,都是恒博这对高材生夫妇安排的,他们一手包办,我们乐享其成。
波黑·萨拉热窝
走在萨拉热窝老城区“巴什察尔希亚”的大街上,就像穿越回多年前我走过的土耳其街头,入眼全是各式各样遗留下来的土耳其建筑,还有古罗马帝国时期存留至今的城墙,全是子弹孔,满目疮痍。最让人惊讶的是,年前的“救济所”遗址依然存留,在百年硝烟中默默坚守着一份可贵的慈爱,可也让我莫名的伤感,“凡存在必有道理”,远古“救济所”仍映射着这个国家的无助与动乱。我突然想起,刚刚在偌大的广场上,我们一行看到群起群落的灰白鸽子,其数量之多是我从未见到过的。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萨拉热窝的人民,得多渴望和平,才会把希望寄托在如此庞大的鸽子群上……
20日上午10点多,前往普罗佐尔拉玛湖。这是恒博知道我爱拍照,特意为我安排的行程。我满心喜悦,其他人都不太会拍照,只能迁就我一下了。远方是夕阳映照的红色山脉,山脚下是有边有形的拉玛湖,落日的玫瑰色红光斜斜地洒在碧波潋滟上,岸边教堂、垂柳倒映其中,湖心中有数不清的小丘岛,偶尔掠过几只白鹭。沿着湖边行走,还能看到印刻着逐层下降的水位线,拉玛湖的每一次“裁员”都被它无声地记录在册,成了我眼中最美的风景,更是拉玛湖在镜头下最生动的表达。
21日来到了黑塞哥维那的莫斯塔尔,恒博说这里有一座16世纪的古桥闻名于世,横跨在内雷特瓦河之上,把河畔两侧分别居住着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的居民连接在一起,浅色石拱映衬在金色的落日余晖中,诉说着古远的往事。一座桥连接两个分离的民族,引来八方游客。我走到桥上观摩古桥的细节美,踩在大河卵石铺成的古桥街上,每一石块都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铮亮,渗透着历史的沧桑。下了桥,我来回奔跑在桥的两侧,想拍下它不同的身姿,却发现一名只着短裤的外国男子站在桥边,叫嚣着要往下跳。起初还有点着急,后来看到很多人给男子钱,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场“街头表演”。禁不住好奇,我一边拍照一边留意。慢慢地,男人身边围着越来越多的人,他们都“捐”了款,催促男人往下跳,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场付费的演出,风险指数压根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种用生命博眼球的方式似是噱头,却引来了一大群凑热闹的人,我无法理解,不知道是文化差异导致还是人性本恶。唯一庆幸的是,两个小时过去,男子筹到的钱越来越多,可他迟迟没有开始他的表演……最后,我选择自行“结束”这段插曲,跟着兄弟们一起前往恒博和海盟的合作伙伴之一双子酒庄,所到之处,不论是会所还是庄园,都彰显了庄主热里卡贵为一方诸侯的实力,享用了热里卡准备多时的丰盛晚餐后,我们各自休息。
次日清晨,双子酒庄庄主热里卡在伊莫茨基高尔夫球场陪我们打高尔夫球。这场球是我的“三秘书”、“旅游专家”周亚民强烈要求打的。他是专程带着球包,从兰州赶到深圳,与我们专程赴欧洲打高尔夫球的。这时“二秘书”、“药业王”的菜鸟队王磊队长也开始摩拳擦掌,要与他比个高低。“四秘书”、“金融高手”李永光兄弟更是一哄而上,非要*个输赢,不愧为他的网名“牛BB”。一拍即合,我们来到了伊莫茨基高尔夫球场。结果一到球场,我们兄弟几人都傻眼了:这个高尔夫球场养护非常糟糕,球道特别窄短,顶多打个三杆。我只打了两三个洞就去拍梅久戈耶瀑布了,当地瀑布点很多,拼成一条很宽的瀑布帘,但垂直高度最高只有20多米,很难拍出大景,可小景也很是迷人。我打着赤脚,站在水里,用三脚架来回拍摄,拍到几张比较满意的作品,才吃了个汉堡就往回赶。晚上与打球的兄弟们汇合,吃了一顿大餐,堪比满汉全席,这是双子酒庄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花了两个月时间准备的饕餮盛宴。热里卡拿出了酒庄里品质最顶尖的、还未批量生产的“至尊”酒来招待我们。不喝还好,这一喝倒发现自己这些年喝的酒都变得寡淡无味了。至尊、至尊,喝这种酒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自尊”啊!吃着满汉全席,喝着玉液琼浆,简直胜似神仙!
在波黑双子酒庄晚宴
三、克罗地亚
23日,我们从莫斯塔尔,到了波黑最南的边境小镇特雷比涅,这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奔波一天,大家都累了,就直接回酒店休息,我得知这里离克罗地亚的著名城市杜布罗夫尼克才28公里,就直接驾车前往,希望能赶在落日前抵达。
克罗地亚全国人口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早在十世纪初就建立了强盛的克罗地亚王国,有着长公里海岸线,天然资源丰富,更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副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在世界高收入市场经济体系前列,年人均GDP就超过了邻国波黑的两倍。杜布罗夫尼克是克罗地亚的东部沿海城市,又叫“石头城”,被称为“亚得里亚海滨明珠”,人口约4万。我赶过去的时候正是*昏,摄影的最佳时间。只见夕阳余晖下,一座中世纪建的古堡垒,在一块突出海面的巨大岩石上高高耸立,据言,这座堡垒在历史年代里拥有很重要的防御功能。远远看去,似岌岌可危,又固若金汤。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果然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啊!
为了拍下壮观的场面,我一边拍一边爬高,越爬越高,越拍越好,最后爬到了制高点,整座古城一览无余,石砌的城墙内,一排排红瓦小房等古欧洲建筑,有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风格,风格迥异,颇为壮观。我竟觉得登顶前拍下的照片都是白费力气。果然,摄影是最苦最累的活,可是也只有摄影,能让我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花钱受罪了。
天慢慢地暗了下来,勾起了我年秋在克罗地亚经历过的回忆。那时候我为了拍照,跟着导游去了克罗地亚北部的原始森林公园,当时听导游说,虽然克罗地亚的国土面积只有5.6万平方公里,但森林覆盖率高达47%!旅游业一直是当地*府着力发展的重点行业。可见这个国家的自然风光绝美。因森林公园不能驾车进入,来过多次的导游便在园区外等,我独自进入取景。景色之美让我越走越深,不知不觉间,天突然黑下来了,想折返,竟找不到回去的路,四周都是参天大树,电子设备也没有信号。此时森林深处还传来各种声音,似野狼,似猛兽,令人毛骨悚然。突然一根枯枝掉了下来,吓得我*都快飞了,赶紧往高处爬,盲目地向前走,拿着三脚架转换成的手杖四处敲打,为探路,为驱兽,为壮胆……突然发现一处高压走廊,似乎见到了希望,沿着高压走廊走了三个多小时,整整十几公里山路,总算见到一户人家。此时已经接近凌晨1点了,我不顾一切地上前敲门,很快门就开了,一把猎枪直逼眼前,吓我一跳。殊不知我的深夜造访,也吓了对方一跳。他们是一对披着棉袄、提着猎枪的七旬夫妇,长居深山久无来客,何况夜半三更,他们都以为门外的是猛兽。一看到是我,就猜到是迷路的外国游客了。他们赶紧把枪收起来,招呼我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急忙给我倒上一杯热水,再用家里的电台报警。很快就来了几辆警车,下来几十位外国警察,效率之快让我诧异。我的导游也跟着来了,原来他看到天黑已久,我都没出来,电话也联系不上,他就报警了。结果这么多警察到处搜罗都找不到一个在漆黑中迷路的我,导游都急哭了,最后还是这对夫妇联系上警察,他就跟着来了,见面时这个堂堂七尺男儿差点没抱着我痛哭一场。这时我才知道我已经“失踪”了整整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我经历了暗室逢灯的煎熬、绝处逢生的喜悦……所以克罗地亚的夜,是我不想触碰的黑。不愿留宿,我踩着夜色,返回了特雷比涅的酒店。
24日天微亮,我独自开车,在特雷比涅的大街小巷逛了一圈,再循着导航去当地的制高点教堂拍照。刚到欧洲时,我见到教堂就忍不住拍照,有时候在半路上看到一座教堂都要求停车,为了找到合适的拍摄点走了不少路,甚至爬到墙头,跳下来时还被树枝刮破了裤子,崴伤了脚,实在是狼狈。后来发现,欧洲的教堂随处可见,我越拍越多,竟也不尽相同,各有韵味。走走停停,已是东方渐白之际,当旭日光辉撒向这个美丽小镇时,仿佛解开了特雷比涅的神秘面纱,开启全新的视界。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暗河“特雷比涅河”,河的沿岸有一些磨坊和桥梁。我爬到了教堂最高处,以暗河为对称轴,拍下了整个城镇的大景,一半明一半暗,这是我拍得最满意的照片,满心欢喜。之后与大家汇合,一起参观了拥有多年历史的教堂酒庄,这是他们合作的另外一家酒庄。恒博说这座教堂曾在战争中被毁,后在复建时才发现地下酒窖,因此被重建为教堂酒庄。地面是教堂,地下埋酒窖,可见多世纪以来,欧洲教堂文化依旧盛行,众多教徒的信仰让每座教堂都建得体面又奢华。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百年历史的厚重,我独自在酒窖里拍照,并把自觉满意的图片分享给大家,引来了一顿热赞,酒庄庄主更是直接征得我的同意,保存了那张照片。
波黑·特雷比涅暗河
四、黑山
上午10点多,我们从教堂酒庄出发,前往黑山的海边城市布德瓦。恒博在车上跟我们介绍黑山的概况:国土面积不到1.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2万,是个多山小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地中海联盟、北约的成员国之一。布德瓦是黑山的旅游业支柱,有着两千五百年的悠久历史,此市听说与我们北京是友好城市,人口约1.5万。途中看到一座俄罗斯富豪私有庄园,灰白墙体围成的花园式庭院,立在平房丛林之中,与平房相隔不过五里,却是平房难以企及的距离,也使我艳羡至极。
布德瓦的老城区,城墙与城堡相连,共同组成了这座海滨城镇的防御体系。放眼望去,红瓦白墙的海滨小镇在碧水蓝天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在这里,就连呼吸都能令人愉悦。环顾四周,我一眼就看到了对面临海而建的酒店,建筑规模恢宏,设计风格也颇有特色。谁知道过去一问,如此规模宏大的酒店竟然满房了!原来这不仅是一座古城,更是一座*城,自然不缺八方游客。
当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我着急去拍这座城市,想赶紧吃点午餐就出发,结果几个“秘书”却因此闹到意见分歧,他们几个有的要吃中餐,有的要吃西餐,有的却要睡觉,我则任由他们摆布,结果跑来跑去三个多小时,到处都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最后我们只能回酒店啃面包裹腹,真是让人啼笑皆非。直到下午4点,他们都休息了,我才独自开着车,沿着海边来回拍照,总算在城市西边一居高临下的咖啡馆里,拍下了一张满意的古城堡照片。
黑山·布德瓦古城堡
五、阿尔巴尼亚
25日中午我暂时与几位兄弟分开,请梁导游陪我到了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梁导游是福建人,定居在匈牙利,交谈过程中我才知道他与我年10月在丹麦请的另一位梁导游是老乡,两人更是交往甚密的好友,我告诉他上一次我独自跑了八个国家,缘分、缘分!梁导游告诉我:阿尔巴尼亚与意大利隔海相望,南接希腊,东临马其顿,北靠塞尔维亚,自身更是有着长四百七十多公里的海岸线,石油矿产、水利资源丰富,首都地拉那位于国土中西部的伊什米河畔,全国人口不到万。可令我疑惑的是,有着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阿尔巴尼亚却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真是匪夷所思。
今年6月,我走过了中亚六国,如今来到阿尔巴尼亚的首都,这个欧洲国家却与中亚六国的生活情境出人意料的相似。走在地拉那的街头,这座城市的平实,毫不掩饰地展现在眼前。我来到了城市广场,一眼望去,偌大的首都市区没几栋高楼大厦,全是平房,就连最新修建的总统府,也是它惯有的朴实风格。多角度拍下这座城市的全景,希望下次再访,它能拥有焕然一新的景象。
翌日清晨,我抓紧时间在地拉那市区拍晨光,之后赶回酒店吃完早餐,上午9点就离开阿尔巴尼亚,前往马其顿。沿途才发现阿尔巴尼亚的奥秘:它的美,不在城市建设,而在于山川秀丽。山水之美,恢宏大气;水利至善,润物育人。途经好几段道路狭长且坑洼,车子行驶路上,如遇对方来车都要靠边停车,相互礼让才能过去。梁导游说这个国家有四分之三面积为山地盘踞,地拉那更是三面群山环绕,我想交通如此也是大自然的旨意吧。
六、马其顿
进入马其顿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距离首都斯科普里还有多公里。一路秋景宜人,途经巴尔干半岛第二大湖奥赫里德湖。梁导游说它是位于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边境上的构造湖。由于正午顶光,相机没能派上用场,只有遗憾地离开,向马其顿首都进发。路上谈起马其顿的历史,梁导游说假若马其顿真的是欧洲古代马其顿王国的后裔,那这个国家大概建国于我国周朝时期,也就是说该国的文化至今延续了两千多年。逾千年的文明积淀是岁月赐予马其顿的财富,加上正确的执*方向,造就了马其顿的辉煌屹立。
马其顿·斯科普里首都
他还说马其顿全国人口万,首都斯科普里的人口约50万,自1年马阿民族冲突爆发后,马其顿人民深深地意识到*局稳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自此历届执**都致力于化解民族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我看到的斯科普里,是与地拉那截然不同的景象:城市建设完善、交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就连街头卖艺人都是面带笑容的。我喜欢街头艺术,也许是因为街头艺术曾是我幼时生存的模式,是我心底最难以跨越的秘密。街头艺人是最底层的艺术家,马其顿的街头艺人则带着由衷的微笑,我看得出他们对艺术的终日展现,是出于心底的热爱,而非出自生活的被逼无奈。对我来说,这就是马其顿这个国家的魅力所在,真正繁荣昌盛的有力证明。走走逛逛,把这座城市的标志性景点拍完后,我们连夜开车,前往距离多公里外的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
七、保加利亚
异乡的夜,格外冷冽,不知是因为风寒了人心,还是因为人离了家亲。所幸有梁导游的陪伴,总能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到一丝温暖。我们赶到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已是夜深,到了一家中国餐厅,成为最后的两位客人。餐厅老板姓陈,中国人,她看到我们是风尘仆仆的赶路人,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并坐下来给我们讲解保加利亚的历史渊源。我才知道原来保加利亚人的来源,最初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漠北草原,在匈奴时期是属于突厥人的一支。后在战争和天灾中不断西迁,成了如今的保加人。早期的保加利亚还是相对强悍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公元年曾击败过拜占庭帝国,成立了保加利亚第一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东至黑海、南至爱琴海和亚得里亚海。突然想起今年生日我在蒙古国的所见所闻,想起统一漠北的成吉思汗也是突厥人,果然突厥人的战斗力不容小觑啊!可惜保加利亚最后败在了霸权主义和独裁*治的统治观上,被土耳其收于麾下统治了长达年,后在俄罗斯的支持下获得独立。
多年来一直奔波,时至今日,我已经走遍了整个欧洲。事实上,这次在欧洲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让我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千百年来欧洲的*局都是动荡不安的,哪怕是保加利亚这种属于欧洲综合国力第二梯队的国家,都是这般朝令夕改,何况其他的小国家,其实真正的“霸权”者来来去去就那几个大国,像英、俄、德、法、意等。小国之间又谈何独立?无论是经济还是武力,于大国而言都不足为惧。就算在他国的支持下成功独立,也只是成为他国的又一傀儡、*局的莬丝花罢了。在欧洲这样资本主义至上的世界经济中心,小国真正的独立和平是遥遥无期……
陈女士还说保加利亚虽然经济发展还算不错,也加入了欧盟,但却是欧盟中最穷的国家。因为它在传统上是个农业国,如今以农业和旅游业为经济发展支柱,相比工业化强国肯定是略逊一筹。全国万人口,首都索非亚面积平方公里,近万人口,是一个风景迷人的旅游胜地,是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她尤其推荐我去看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我很期待,到了酒店就抓紧时间养精蓄锐。
保加利亚·索非亚大教堂
翌日赶在太阳升起前,为了让梁导游多休息,我径自在宾馆叫了一台的士,来到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还记得陈女士说过: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俄土战争中为保卫保加利亚独立而牺牲的20万俄罗斯士兵而建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百闻不如一见,它的金顶绿瓦、多重圆顶,无疑是索非亚乃至整个保加利亚最亮眼的名片。我迎着晨曦的微光,围着大教堂走了一圈又一圈,从各个方位拍摄,每个角度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姿态,它就像是有灵*有意识的模特般,明明是我在主动变换拍摄方向,却像是它在向我展示着自身的婀娜多姿,让人忍不住拍个不停。离开了大教堂,我来到总统府大厦,门前四位士兵正在举行换岗仪式,跺着皮靴踩正步,挺有意思。我坐在的士里,在索非亚的大街小巷里四处乱窜,把相机调到“TV”档(速度优先),在车里不断地按下快门,拍下所有特色景点与建筑后,回去吃过早餐,启程前往罗马尼亚。
八、罗马尼亚
索非亚与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之间有公里的路程,从两座城市的高速公路、两侧居民住宅、乡镇建设等面貌,看似差不多,实际上有着一定的差距,罗马尼亚的繁荣不言而喻。路上,梁导游给我讲了罗马尼亚的国情:全国人口近0万,罗马尼亚在拉丁语中是“罗马人的国家”,据说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首都布加勒斯特约有万人口,有着最大的民用建筑、世界仅次于五角大楼的第二大建筑物的罗马尼亚人民宫。年开工,由于内乱建了20多年,花了37亿美金才建成,呵呵……真让人不可思议。
到达布加勒斯特已是下午五点,我到了一个广场上环顾四周,临时到达也找不到制高点,梁导游对市内路况也不太熟,只好先找个地方吃饭。我们到了名叫“布加勒斯特紫禁城”的中国餐厅,老板叫宋飞,为人热情,他有一个长得跟他一模一样的儿子。我拿出了从波黑带来的红酒,邀宋飞共饮,并与之分享接下来的行程。宋飞告诉我们罗马尼亚的三大国宝,分别是蓝色的多瑙河、雄奇的喀尔巴阡山和绚丽多姿的黑海,值得一看。如果时间不够,不如舍弃那些人山人海的大众景点,去一下锡比乌,锡比乌是一座中世纪古城,是罗马尼亚的爵士之城,也是欧洲文化之都,约17万人口,沿途还可以去看一下美丽的小山城锡纳亚。听了宋飞的话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把布加勒斯特这座美丽的古城逛了一圈,拍下所有经典景点,包括人民宫、蓝色多瑙河等,就直奔公里外的锡纳亚。
车子一路飞驰在大道平原上,道路平坦顺畅,视野开阔。梁导游说罗马尼亚地形奇特多样,境内平原、山地、丘陵各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首都布加勒斯特更是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瓦拉几亚平原中部。沿途山影重叠,美不胜收,一问才知道,原来那就是罗马尼亚国宝之一的喀尔巴阡山。梁导游说它有着“罗马尼亚脊梁”之称,绵亘在罗马尼亚40%的国土上。可惜行驶途中不好拍摄,后来我干脆要求停车,准备走到山里找拍摄点。梁导游得知我想徒步去拍摄时,他说这里每户人家都是合法持枪的,当地人对我这种“外来人口”很是防备,劝我还是不要去比较好。奈何我“不怕死”,一边用着无法沟通的语言道歉,一边往里走,走得腿都快断了,最后还是拍不到满意的照片,也是这次旅行的遗憾!
到达锡纳亚时,我感到非常震撼。宋飞曾告诉过我锡纳亚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童话山城,位于普拉霍瓦河上游谷地、海拔米的布切吉山坡上,这里冬温夏凉,风景优美。纵使早有心理准备,可亲眼目睹了它的美,依旧感到不可思议。这里远离城区,山清水秀,三面环山,宛如人间仙境。整座小镇都是德国建筑风格,尤其是著名的佩雷斯城堡,那是一座庄严华贵的哥特式建筑,外观庄严而华贵,据说是德国亲王卡洛尔担任罗马尼亚国王时建起的夏宫。我在锡纳亚逛了一圈,拍了一堆照片,又匆匆赶往距离锡纳亚70公里以外的锡比乌。
罗马尼亚·锡钠亚王宫
继续前行,秋色正美,群山风光无限。罗马尼亚与西欧的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更显富裕,可它的富裕不张扬、不浪费,充满了练达的人性美。这里的乡村房屋不论大小,道路不论宽窄,都像日本一样整洁卫生、有条不紊,不难想象这里的居民素质水平一定不会太差。风景之美,让人忘了身在何处,眼里只容得下这方纤尘不染的净土。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锡比乌,我的所有思绪又瞬间被这座充满文化与艺术气息的城市而吸引。这里同样有着各式各样的教堂,路德会圣母大教堂则是锡比乌的地标性建筑,是一栋哥特式教堂。我爬到了最高处,拍下了整个城市风光,之后走过谎言之桥,偶遇交警开罚单。我发现,锡比乌最寻常又不寻常的地方,就是这里的房屋都有“眼睛”。长了眼睛的房子,应该是欧洲诡异世界里的故事,偏偏在这座文化之城中显得如此的融洽,横生萌意。据梁导游介绍,这种特色建筑都是中世纪被德国人建立起来的。很是奇怪,我在德国可没见过这种房屋特色,真不知道当初住在罗马尼亚的德国人是如何突发异想,才能想到这样的设计构思。为了拍下这些有“眼神”的屋顶,我爬上了一个又一个墙头,结果下来时又不小心把腿擦伤了……真是房子长眼,腿没长眼。
九、塞尔维亚
29日上午一大早,我们每人吃了个面包,就匆匆从锡比乌赶往距离多公里的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也是恒博夫妇的大本营了。中午本想在餐厅吃个午饭再赶路,结果等了20分钟还没上菜,一问服务员才知道还要等一个小时。路途遥远,我们不敢耽误,果断决定结账走人,放弃了丰盛的午餐,也许面包充饥才是赶路人的标配。沿途见闻,可以比较出塞尔维亚与罗马尼亚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当然还是罗马尼亚略胜一筹。
刚进入塞尔维亚边境时,距离首都贝尔格莱德还有好几十公里的路程,中途加油我还遇上几个外国学生,他们请我拍了几张照片。为了在天黑前赶到贝尔格莱德拍夜景,我们铆足了劲地赶路,终于在*昏时分抵达贝尔格莱德,路上梁导游已经给我普及过塞尔维亚跟贝尔格莱德的历史,据考证塞尔维亚在六千年前就有村落了,历史的源远流长造就了它的不凡,譬如成就了南斯拉夫王国的崛起。如今的首都贝尔格莱德更是原南斯拉夫的首都,这里城市繁荣,夜生活丰富。全国人口万,贝尔格莱德人口万,依我看,仅次于伊斯坦布尔、雅典和布加勒斯特。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
看着秋夕余晖中的贝尔格莱德,浑厚的历史气息显得格外稳重庄严。我难免疑惑:夜生活丰富是年轻城市的代名词,怎么会存在于这座极有文化底蕴的欧洲古城……我对导游的话半信半疑,他也不多加解释,只让我拭目以待。很快,夜幕初降,使得贝尔格莱德摇身一变,展现了千年古城的另外一面,华灯尽上,在暖*灯彩的映衬下,贝尔格莱德化为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现代城市。夜色正好,如此美景,怎容放过?我连忙奔跑,爬上“战地城堡瞭望塔”,拍下了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周围的夜景。
拍完夜景已是很晚了,我才赶到恒博预约的中国餐馆。此时梁导游要赶回布达佩斯了,恒博告诉我,刚刚送我们一起来的兄弟到机场飞维也纳打球了。我与恒博多日没见,交谈着这些天的趣事,敞开怀喝着酒。直到深更半夜,期间恒博的爱妻劝了我们两次,都没能阻止我们这场交心,直到每人八两“”白兰地下肚,才朦胧睡上了一觉。
由于次日傍晚6点计划飞往捷克,游玩贝尔格莱德的时间并不多,我不敢多作休息,大清早就在市区内开着车转悠。这里依旧有很多规模宏伟的教堂。印象比较深的是圣萨瓦教堂跟圣马可教堂。据说圣萨瓦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可按恒博的说法,这座教堂因为财*问题至今还没建成。圣马可教堂则是一座塞尔维亚的正教会教堂,拜占庭式的红砖外墙十分抢眼。不知不觉经过了大剧院、中国大使馆、总统府等。恒博还说,昨晚你去过“战地城堡”就是卡莱梅格丹城堡。白天再看又是不一样的感觉,这里是贝尔格莱德的要塞。入眼满目沧桑,我拍下照片,在群里与大家分享,恒博写下评语:“欧阳兄拍出了卡莱梅格丹的沧桑,它在诉说着塞尔维亚的历史。塞尔维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能够在一次次凤凰涅槃中复生,这里就是见证。”
最后去的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就是著名的南联邦领导人铁托之墓。来的路上就听恒博说了不少关于铁托的故事:约西普布罗兹铁托,是生于克罗地亚的斯大林,最终安息于塞尔维亚。他在位期间,保卫和平,促进平等,在他的统一领导下,南斯拉夫团结友爱,击溃外敌,走上了一条符合国情、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从而日益壮大,日渐辉煌。
亲眼见到的铁托墓并没有想象中的奢华,就是一座平实的建筑,恒博说这里原本就是一座花房,是人们遵照铁托生前愿望,没有为他专门修建陵墓,而是将他经常光顾的花房改建成长眠之地。这里是铁托之墓,也是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铁托生平的照片、使用物品等,还有各界人民送的火炬,各式各样,那是铁托最爱的东西,也是人民对他的敬意。铁腕元帅安放在中央那口冰冷的石棺中。石棺冰冷,所置之人却一直温暖着每一位南斯拉夫人民的心。
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马其顿,这五个国家是从南斯拉夫分解出来的,也就是说除了斯洛文尼亚与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科索沃以外,这次我驾车走过了南斯拉夫的大部分旧土,亲眼见证了这五个国家的发展,不难看出当初鼎盛时期的辉煌,我心中自然对这位铁托元帅更是敬畏。因他的存在,曾经的南斯拉夫何等强大!也因他的离世,辉煌的南斯拉夫逐渐走向了分崩离析……国之强大在于民族团结,国之解体在于民族分裂,而团结的初衷与分裂的原因都是为民族利益罢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今七国看似各自繁华,实际上贫富差距极大。所谓繁华,何尝不是基于当初南斯拉夫统一图强时期打下的深厚根基?假若团结如初,谁能轻易撼动“南斯拉夫”这欧洲一霸所向披靡的地位,届时的七国又何来“贫穷”一说?可谁也没想到,如此强悍的存在,不是亡于外忧,而是死于内患。果然,真正的敌人,从来只有自己。当年同心同向的盟友,如今各自奔走,各寻出路,岂不是一种无言的悲凉?联想到我们的祖国,台湾、港澳人民都是华夏儿女,同根兄弟又怎能相煎太急?只有民族大团结才是生存之道、发展之道,血脉相连更应携手奋进。假如中了离间计,直捣得内忧外患,则会被各个击破,下场悲惨,后悔莫及……
十、捷克
当天下午6点,我告别恒博夫妇,按计划飞往捷克首都布拉格。运气不好,坐上小飞机,不到一千公里的路程却在空中飞了三个多小时,速度之慢使人倍感煎熬。此站开始,都由吴导游陪着我旅行。吴导游是梁导游的上级,哈尔滨人,语言能力出众,曾在法国留学三年、匈牙利三年,精通六国语言,对欧洲历史熟记于心,对景点知识更是倒背如流、随手拈来。他经验丰富、准备充分,一眼就认出了素未谋面的我。我很欣赏这种学识渊博的年轻人,因为好学,所以自信满满;因为自信,所以无所畏惧。
捷克·布拉格
吴导游告诉我,捷克目前万人口,首都布拉格万人口,是他最钟爱的城市,爱它绚烂夺目的城市色彩,更爱它永葆活力的文化气息。这里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欧洲的文化重镇,类似作曲家莫扎特、作家卡夫卡等都曾在这进行创作,更是全球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乘车来到布拉格的市区,这座欧洲最美城市在霓虹灯的衬托下更显神秘,比北欧五国(芬兰、挪威、冰岛、瑞典、丹麦)等国家的城市建设水平都要更上一层楼。站在马内斯桥上,看着伏尔塔瓦河的夜景,这里可以看到高顶上的圣维特大教堂,吴导游说那是捷克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如今还收藏着十四世纪神圣罗马帝国间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的纯金皇冠、金球及令牌。我遵循本心,拍下了许多夜景。
布拉格的夜色,是精灵的颜色。清晨我搭的士在大街小巷穿梭,这里的清晨又别有一番风情,恬静、醇美。踏着新晨之光,我漫步在老广场上,感受这欧洲文化老城的脉搏。吴导游带我来到了位于伏尔塔瓦河丘陵上的布拉格城堡,他说这座古堡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近60多年来的历届捷克总统办公室都设在堡内,所以这里也叫“总统府”。既然皇家宫邸在此,几个世纪以来的改造与扩建是必不可少的,使得这座古城堡拥有了多样化建筑风格,集中展现了欧洲顶尖建筑潮流的演变过程,新老建筑各有千秋,竟是相得益彰。它如居高临下的帝王般睥睨天下,昭告世人:何以一座城堡彰国富,何以一栋建筑振国威。
9点我回到酒店,又赶往市民会馆,停车走到老城广场上,看着旧式马车穿梭在布拉格广场上,听着马蹄撞击着老石头路发出清脆的嘚嘚声,宛如悦耳的音符,跃动在每一名游客的心房。视线穿过车水马龙,穿越人海,就能看到不远处的市*厅塔,吴导游说那上面悬挂着的布拉格天文钟,虽然建于中世纪,但至今走时准确。古老的科技,古人的智慧,不分国界,总能让人叹为观止。
早就知道捷克作为欧洲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毋庸置疑地拥有着极高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吴导游说年捷克的人均GDP高达2.3万美元,是我国的两倍之余。充裕的国库自然有利于国家的建设,但我一直以为布拉格作为*治、经济中心,国都的建设之美为国力之强的证明,它的美在所难免,它的美理所应当。只是没想到离开了布拉格,我们的所到之处,依旧是城市如诗、乡村如歌、山水如画。正如后来去的位于伏尔塔瓦河下游的CK小镇。
捷克·伏尔塔瓦CK小镇
吴导游说“CK”的全称是“克罗姆洛夫”,是捷克最美的中世纪童话小镇。我问他“克罗姆洛夫”是什么意思,他说就是“河湾中的浅滩”,眼见为实,名如其镇。当地时间下午5点,天色已晚,我们到达了CK小镇,我登上了制高点彩绘塔,侦察了一番,只见铺满了细碎钻芒的伏尔塔瓦河蜿蜒而宁静地向远方伸延,两畔的小镇房屋都是统一的橘红色屋顶,曲线优美,错落有致,间中高耸一栋教堂或城堡,都是地标性的画龙点睛。不需深究,只需一眼,满是中世纪的小镇风情,古韵悠长。晚上我漫步在小镇街头,才发现这里也有一座圣维特教堂,与布拉格的圣维特大教堂同名,是CK小镇的地标之一。为了拍这座美丽小镇,第二天天未亮就来到了彩绘塔等候,我吃过早餐,工作人员一开门,就第一个冲上塔顶拍日出和小镇全景。我喜欢登高望远,因为人好往高处走,也因为只有在登高望远时,才能尽情地吐纳天地间。由于雾天,CK小镇笼罩在云里雾里,我拍下了CK小镇另一番美景。
沿着多瑙河畔前行,为一路的乡村美景所倾心,秋季的麦苗已出土8寸,覆盖了整个欧洲大陆,没有一尺*土裸露,像绿地毯,更像高尔夫球场。望远处隐约的乡村炊烟缥缈,一片片森林,叠加起伏的山脉轮廓,在45度的阳光照耀下更加光彩夺目。抵达维达谢格拉德,据吴导游说,这座呈三角形的古堡是古罗马人为了抵抗蒙古人入侵而建,充当了百年沙场的城堡,现在已是断壁残垣。因为它昔日的沧桑,这片土地才有今日的辉煌。可是,又有多少人因为它如今的这般模样,忘了它当初的浴血奋战。就像许多人都只看到他人表面的光鲜亮丽,却选择性地忽略了背后所付出的努力,甚至时间一长,这一切都变成了理所当然。但是回头想想,捷克的美,足以让人沉醉,足以让人放下一切不愉悦的往事,享受这世间难得的欢乐时光。
我们一路驱车就到了奥地利北部城市林茨。林茨是多瑙河上游最大的河港,人口近20万。吴导游说林茨市早在年就与我国成都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连走在陌生国度的街头上,我都有一种自豪感。试想世界之大,两座隔了千山万水的异国城市,都能建立起不容忽视的友情,那是对我们祖国的认可。交恶容易交好难,不管怎样,和平相处总是有益于国家发展的,何况平民百姓要的无非就是此等安居乐业。
走走停停,拍下了这座城市的所有标志性建筑后,我们前往位于奥地利瓦豪河谷的梅尔克小镇。吴导游说那里完整地保存了瓦豪地区的演化痕迹,自史前时期至今,仍然清晰可见。这里有高踞山顶的梅尔克修道院、中欧地区保存最完整及规模最大的古城堡霍亨萨尔茨堡等众多的历史古城与古迹,以及有着大片葡萄梯田的施皮茨小镇等田园风光的欧洲小镇。依山傍水、风景迤逦、村落如画,我找不到更好的词汇来形容,只能建议大家亲自来走一趟。
十一、斯洛伐克
下午4点我们到达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这里居住着43万居民,全国万人口。路上吴导游跟我说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分家史。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曾存在于年到年之间,此前捷克长期从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而斯洛伐克则长期处于匈牙利人的统治之下。直到年奥匈帝国解体之后,捷克与斯洛伐克携手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由捷克主导统治地位。这两个国家中途联邦,不足百年,又出于*权划分、经济差距等各种无法调和的矛盾决定分离。但令人诧异的是,捷克与斯洛伐克的分家,竟是不费一兵一卒,不耗一枪一炮,友好协商,兵不血刃,双方和平分离,欧洲人称“鹅毛般分家”。
这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不知何时起,“分家”这个词,在我的脑海里就是沾了无情或血腥。牵涉利益,哪怕仅仅一个家族的分家,往往都要抢个你死我活,玩的不是正面交锋两败俱伤,就是螳螂捕蝉*雀在后。难道是我生活的地方不够繁荣?还是同胞兄弟都过于贪婪?有欲有求,人之常情,可是欲求的成全,都应该基于福泰和平的前提,伤及性命、牵连无辜、盲目附和,就算夺得了天下,这天下还剩什么?一人称王,膝下无臣,何与荣焉?
虽然曾经同为一国,但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与捷克的首都布拉格风格完全不同,布拉格是那般色彩绚丽,布拉迪斯拉发却是一种简朴的古典主义风格。走在市*广场上,圣马丁大教堂算是布拉迪斯拉发老城区最高的地面建筑物了,白色建筑搭配绿色塔顶很是抢眼,内部构造一如这座城市惯有的简约风格。我顺利登顶后,拍下了这座简朴的欧洲老城。之后我又去了位于多瑙河岸的布拉迪斯拉发城堡,那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建筑,大气而经典,盘踞在丘陵之上,在这里还可以俯瞰多瑙河优美的身姿。几座南北贯通的桥梁在晚霞照射下让这座城市更加富有活力色彩。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告别了斯洛伐克,我们返回维也纳,准备结束这次的欧洲之旅。在返航前,我还想拍一下维也纳的城市夜景,吴导游跟我说他知道附近有一个制高点,可以俯瞰到整座城市。我问他需要多久路程,他只说“很快就能到”。车子一路飞驰,竟是出了城,我疑惑不已,这个“很快”究竟如何定义?天色渐暗,越行越远,跑了将近三十公里才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前,吴导游还气定神闲地告诉我,这里是维也纳最高的山卡冷贝格山,可以远眺到整座城市。我下车一看,高是够高了,可是说好的城市夜景呢?这里距离城市那么远,仅仅能勉强看到闪烁的灯光,根本就拍不到任何东西。漆黑一团,冷风刺骨,风力至少5级,什么东西也看不到,真没想到在欧洲的最后一晚,竟是在这种月黑风高的山上,冻得瑟瑟发抖,更是一无所获,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最后告别了吴导游,带着未完的心愿,第二天一早我和几位兄弟汇合赶往机场,登上了回国的航班。
结语:同是一方山水,不同角度不同韵味;同是一城蓝天,不同文化不同风情。这次的欧洲之旅,我在兄弟群的陪伴下,用了12天时间,走过了11个国家。在异国赏秋景,能有这些好兄弟陪在身边,总会留下许多难忘的瞬间,我感谢兄弟们一路走来的关心照顾和陌生朋友的帮扶。游玩途中,更多的是不同城市文化撞击带来的火花。虽然这11个国家都是相邻的、国土面积不大的欧洲小国,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差异,铸就了它们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与经济贫富差距。一花一世界,各花入各眼,我们都有不同的见解,也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于我个人而言,印象最深的莫非是南斯拉夫五国游,引人深思,无论治理国事,还是管理企业,涉及“管理”,万变不离其宗。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很多时候能从他人的成功中悟出真谛,也能从失败的教训中得到警醒。所以,每一次出行,我都勤于奔波;每一次结束,我都终于总结;然而这次的旅程,只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
欧阳祥山
年11月28日感恩节
欧阳在这篇《行欧问秋》中记录了他在11个欧洲国家游玩期间的趣闻趣事,文中写到他与好友同行,可为了摄影还是会经常形单影只地穿行各地,他会看到许多不一样的风景,也提及了许多深刻的认知与独到的见解。
人生的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陌生的国度里探险,更可能随时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为了拍摄一幅风景佳作,欧阳祥山多次犯险履奇,几近丧命。那年在四川色达海拔0多米的山上,天气时晴时雨,又飘起了雪。欧阳已经守了几天都没能拍到满意的照片,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打道回府。于是强忍着身体不适,独自一人出门寻景。结果因严重的高原反应,晕倒在山上……不知多久,迷迷糊糊地好像有神灵在呼唤,他睁开眼看到天空突然出现了双彩虹。竭尽全力爬起来,找好角度,咬牙坚持保持相机的平稳,把双彩虹奇观摄入镜头后便又不省人事了。等再次醒来,才知道自己是被路过的小喇嘛和前来寻找他的同伴一起救下山的。小喇嘛说,这里从来没有人见过双彩虹,这是神迹,他的命也是神救回来的。
还有一次,欧阳跟朋友去梅里雪山拍照,为了能及时赶回深圳开会,他们连夜赶路。欧阳已经好几天未曾好好合眼休息,正准备睡一觉,突然看到一头巨大的牦牛从对面行驶而来的货车后猛蹿出来,撞击紧随而来。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待欧阳睁开紧闭的双眼时,发现车子已经卡在蜿蜒盘旋的山道悬崖边上,摇摇欲坠。尖硬的牛角直直地穿过了车门,正是他坐的那一侧。差一点点,就扎到车里的他了。牦牛直接撞死倒在路上……
欧阳已经记不清曾经历过多少次这样的死里逃生了。为了看到不平凡的美,以身涉险,屡入险境,险象环生。但只有一次,让他看不到生的希望,甚至写下了“遗书”。
那是7年1月25日,欧阳第一次跟随考察团探秘南极大陆,必须途径西风带。西风带位于南纬45度到60度,是往返南极必经的海域。常年盛行西风,气旋活动十分频繁,特别是强气旋来临时,会给海上船舶航行带来极大困难和危险。欧阳深刻地见识到“魔*西风带”的威力,尤其是在返航的过程中。高达十几米的巨浪里,考察船被海浪高高托起,再重重抛下。船上的人一下屏住呼吸,一下又失重无力,仿佛急速的升降梯,忽上忽下的,颠得人心惶惶。在大自然压倒性的实力面前,人类所有的抗拒都不值一提,何况欧阳还是个肩有重任、心有牵挂的人。他从未有过如此深刻而恐惧的感受,他突然觉得很害怕,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自己的离去会让年迈的老母亲伤心,会让他深爱的家人难过,害怕再也没有机会见到更多更美的风景……想到这里,欧阳挣扎着起来,他决定要写一封“最后”的信,如果现实中没能正式告别,那就通过文字,向这辈子最亲近的家人表达他此时此刻的感想,与从未后悔的选择。
7年1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普考察
“我们熬过来了!”“终于穿过西风带了!”欧阳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些话语像一束强光击退了所有阴暗的情绪。*门关走一趟,大家都脱力了。但在看到极地绝美的冰晶时,欧阳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很庆幸“遗书”没有派上用场,也很庆幸走上了这趟南极之旅,他由衷地说:
“收获太大了!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就比如智慧吧,许多人说我聪明,成就了事业,其实我发现,我连一只小小的企鹅都比不上。南极海滩边,几千几万只一模一样的小企鹅在一起玩耍,企鹅妈妈能从一声小企鹅的啼叫中迅速辨认出自己的孩子。仅这一点,在我们人类看来都是无法想象的……我把‘美丽集团’的旗帜插到了南极!这是我们所有美丽员工共同的骄傲……许多人认为我是去寻求刺激的,去玩一趟的,其实我是想去那里净化一下自己的心灵……南极的广阔天地告诉我,一个人做的事无论有多大,能够进入某种境界才是最重要、最可贵的。也只有这个时候,我们对财富的理解,对人生的追求,才会更深刻和豁达……我们在认识自我强悍与壮大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到自我的平凡与微小,认识到点点滴滴细小而又珍贵的感恩之心……”
——摘录自《南极随笔》,欧阳祥山写于7年2月6日
欧阳有写游记的习惯。年6月16日,欧阳与深圳的几位朋友一起,飞到兰州,与当地的西野越野俱乐部汇合,开启了西北之行。从兰州出发,经西宁、格尔木、沱沱河,到拉萨、日喀则、仲巴县、札达县等,行程达公里,历时20多天,经历了高原反应、同伴走散、路途颠簸、暴雨袭击、汽车爆胎种种情况,美梦夹杂着噩梦。对于这种苦中作乐的旅行,欧阳乐此不疲。7月9日,结束20多天的旅行回到深圳后,他不顾劳顿,把在旅程中记录的日记进行整理,花了两天一夜,写下了旅游札记《亲近有神灵的地方》,洋洋洒洒近2万字。那次旅行,在他看来,既是一次探险之行,也是一次摄影之行,更是一次心灵朝圣之旅。
《亲近有神灵的地方》
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如此向往;
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如此期盼;
也更没有一个地方,会让我对她具有灵性的神秘感,有着如此之多的遐想和憧憬……
之前忙碌剥夺了我所有的时间,工作支配了我所有的精力。忆起曾经走过的路,仿佛自己就是一个闹钟,还是会自行上发条的闹钟,定时上班,定时学习,却不懂得定时下班,定时睡觉。每每疲惫不堪时,也要以最快的速度重新调整状态。那时的我,绝对不敢相信我能因为摄影旅行,开启不一样的生活。如今我觉得在闲暇惬意之时,呼朋引伴,一同去闯另一番天地,也是幸事一桩。
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我与亚民兄弟萍水相逢,近距离接触与了解之后甚觉志趣相投、相见恨晚。年初五在澳洲时,我曾计划有时间一定要在祖国的西北方游历一番,这个想法与他不谋而合,就这样亚民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陆陆续续为这次旅行做了准备……
第一站:兰州市
6月16日,由亚民兄弟组织的一行人从深圳出发,直飞兰州与当地的西野越野俱乐部汇合,开启了这次西北之行。
西野俱乐部的甘D老师是此次活动的总指挥,也是一名负责任的开车老手。燕子,四十多岁的资深美女,是旅游方面的专家,阅历丰富,我们都称之为“女汉子”,又因从拉萨开始她就是独自开一辆车追着后面跑,一路紧跟不舍,总怕掉队,所以又称“跟屁虫”。还有一位是经验丰富,知识面宽,见多识广的赛车手,四十岁出头,脑袋比狐狸还要“精”,我们都称他“飞狐”兄弟。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兰州,上次无缘在市区逗留。亚民弟讲兰州市区被南北群山环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更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也是唯一一个*河穿越市区中心的省会城市。
历史和大自然为兰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马衔山梯田就是其中之一。听陪同的邵大哥介绍当地人每年都要来这走上好几回。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赋予了梯田不同的美貌,从而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也许这就是马衔山的魅力所在,我默赞!
夏天的马衔山是美丽凉爽的。炎炎夏日,而马衔山的清凉让人从骨子里感到舒服,满目青翠,大家不由地猛吸富氧,血管的贪婪得到短暂满足。一路前行,随着海拔提升,一些在低海拔地带看不见的植物会越来越多。海拔高达3米以后,我欣喜地发现,视力在高清的镜头下得到了延伸,一眼望去山峰叠翠。我迫不及待地用相机记录下它们真实的美貌,因为这里是兰州唯一的“绿洲”。如果这几百年形成的梯田上是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那么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是舒泰的。
从马衔山下来已是傍晚,因此和这座城市的夜晚结下了不解之缘。华灯初上,皎月高悬,兰州步入了撩人的夜晚。虽然经济不算发达,但东西*河穿城而过,数座*河大桥又像道道霓虹飞跨两岸,光影交织下水波粼粼,大河舒浪,华灯流彩,兰州彻底展示了她作为“*河之都”的华丽。亚民开玩笑说:“哥呀,我们兰州,白天像伊拉克,晚上像曼哈顿,嘻嘻……”
次日下午,在距离兰州市区70多公里,海拔2米高的兰州富世国际高尔夫球场,还与深圳青企联的同伴们打了一场高原适应球呢。
第二站:西宁市
第二天余兴尚存,从兰州向西出发跑了近公里的路程,在青海省西宁市,海拔3米的天佑德高尔夫球场打了第二场高原适应球。
下午晚些时候,我们又跑了近四十公里参观并拍摄了六大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凤凰台及西宁夜景。
从古到今,不管世间何许闲散的浪子或达官显贵,只要到了西宁这个地方,就没有谁不想去看看那个举世闻名,令人浮想联翩又不得不去沉思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
这次我们真的来了。塔尔寺在湟中县的莲花山坳里,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著名寺院之一。这座寺院是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着手动工建造的,寺院依山就势,错落而建,占地上千亩,整个寺院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合成一个汉藏文化艺术融为一体的*教建筑群。其中以八个宝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大经堂、小花寺等最为有名气。难怪深圳的总*联络部王伟老大哥多次建议我,一定要到塔尔寺看看,今天我终于见到它的真面目了。
走近细看,经堂里面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的传统艺术,装着铜制镏金的金鹿法轮、各式金幢、宝瓶、宝塔和宝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塔尔寺里还有一些僧舍等等*教建筑物,也都是藏传佛教的神秘文化艺术。今天塔尔寺里来了许多朝拜佛法的藏民,他们那种虔诚的言谈举止和面目表情,让我一下子就好像感悟到了什么,好像顿时就明白了雪域民族的人生精神。其实对未来的生活,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人,几乎是天天都在憧憬着、祈祷着、盼望着,没有哪一个人喜欢自己的未来生活是一团乌黑的。
这个时候,太阳逐渐西落,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寺的正对面山上,恰好拍下了夕阳下的寺庙全貌。伴着晚霞的余晖,寺庙显得格外金碧辉煌,真是个有灵性的圣地。
第三站:格尔木
20日,我们进入了柴达木盆地,来到了青海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
甘D对这一带太熟悉了,他告诉我柴达木盆地是高原型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面积有25万多平方千米。我从地图上看,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柴达木”为蒙古语,意为“盐泽”,其实它不仅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沼泽),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听甘D说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因此柴达木盆地又有“聚宝盆”的美称。
格尔木市是青藏的必经之路,在过去既是*事要塞,也是经商的重要关卡,所谓“雁过拔毛”说的就是这里。朝格尔木方向行驶,这意味着我们将到一个更高的海拔上行走,一路上的高原显得特别的空旷,没有任何树木覆盖,只有杂草,还有无数乱石块。坐在车上眺望,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天仿佛很近也很远,近到可以感觉到白云在你的头顶飘着,远到又望不见尽头。
第四站:沱沱河
21日,我们整装向雪域高原继续进发,这里的山是高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草是青的,水是绿的,还有那藏羚羊及一直并列平行的公路和铁路,真是美不胜收。
从青海到西藏的途中翻越昆仑雪山从青海到西藏的途中翻越昆仑雪山
透过车窗,远远地看到了美丽的雪山。行驶在后面的甘D老师,用对讲机告诉前面的几辆车:“前方准备下车!”下车后,我们看到了一片开阔又平坦的地面,右边就是昆仑雪山了,于是决定在这里搭“天幕”,并把早已准备好的各种烧烤肉类,香料、罐头、饮料、酒水等摆上折叠桌,播放着雪域高原的音乐,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唱歌,一边拍照一边录像。也许是第一次享受到这绝世美景,我一直兴奋不已,流连忘返。
接下来就要翻越昆仑雪山,这天无疑是相当难过的。在昆仑山口,海拔达到了米,大家已经有了明显的高原反应,但青企联的弟兄一直坚持着。一路沿着沱沱河下来,由于几日的雨水冲刷,沱沱河水十分浑浊,河道不是很宽,流水量又很小。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沱沱河在高原上流经一段时间变成了通天河,再后就是金沙江,再后就是我国第一大江——长江。奔流而下的江河,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而源头的景色也如名字一般大气磅礴,矗立的有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长江源头”纪念碑,是我们此次行程路过的重要景点。酒店环境不错,饭菜也可口,可尽管如此,由于我身体明显不适应,便不想拍照了。
往拉萨方向行驶经过可可西里藏北无人区的边缘时,亚民弟告诉我,他曾经在穿越可可西里的赛事中取得第二名,并告诉我这里是一个荒凉、恐怖的世界,藏语是“万山之王”。它是西藏-新疆-青海交界处,面积近6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4米,这片地方除了高山、湖泊和草原,还有野生动物,尤其是成群的“饿狼”,听了就觉得惊悚万分。甘D老师说,曾经有一些人去探险,可最后不是因为缺吃缺氧,就是因为迷失方向,很少有人成功穿越此地。
第五站:拉萨
几天的时间行驶了2多公里,一路天高云淡,辽阔无边,风景如画,也遇到了几次前看不见头,后看不见尾的大堵车,无可奈何又壮观至极。还好有甘D和飞狐给我们讲关于这里的故事,他们来过很多次,无论是路线、地形还是风土人情,都如数家珍,听他们说说笑笑正好可以排解堵车的无奈。
夏季的高原天气变化无常,尤其是在翻过唐古拉山口,海拔米,时不时碰上冰雹、风雨交加的天气,“胀冻丘”路几乎变成了“排骨路”,一路颠簸。在离拉萨公里的时候,我的高原反应比在沱沱河时加重了,头疼剧烈,心跳加快,胸闷气短。这时亚民弟换甘D开车,我告诉他我想吐,可亚民弟却诧异地说:“哥,我的亲哥哥诶,你就这么讨厌我吗?看到我就想吐”,加上北方人固有幽默和他说话时飞扬的腔调,我真的很想笑,喘气之间来不及打开车窗,哇哇地吐在了车上,感觉肠胆都快要吐出来了,难受至极,亚民弟见状即一边给我吸氧气,一边还调侃地说:“早知道你这么讨厌我,我就不开你的车了。”吸上氧气虽然感觉舒服了一些,但还是没能彻底恢复过来。
第二天一医院打了两瓶吊针,在打点滴的时候,想起了之前有位东道主朋友反复告诫来藏友人的话:“走路不要太快,吃饭不要太饱,说话不要太吵,喝酒更是要少”。想想也是,这次是第三次来到拉萨,我感到这里的空气会让你的动作节奏变得缓慢,同时思维也会变得缓慢,如果我那些打牌经常赢的兄弟们,到这里未必就这么得心应手了。记得之前亚民弟诙谐地说“哥,你知道西藏为什么能给人心灵洗礼?因为这里缺氧,来到这里的人都变‘傻’了,人一‘傻’,想的事就少了,就变得更单纯。”听了他这样叙说,倒觉得颇有一番趣味。医生让我闭目养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睡着了,等醒来觉得浑身舒服多了。
医院打吊针
前两次来都因病没有拍到拉萨周边的景点,难得这一次经过,即使拖着病躯也要不虚此行呀。吃过午饭,甘D把我送到了大昭寺,他告诉我大昭寺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已有1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整修,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那天我们去参观时,寺门前挤满了朝圣者,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叩拜,祈祷,磕着长头来到大昭寺。不知道他们在路上经历了多少昼夜与饥寒交迫,但是眼神中的坚韧、自信确实让我为之动容,这也许是信仰的力量吧。感动与震撼之余,我还特意拍摄了一段经典的录像,作为人文留念。
紧接着赶到布达拉宫,我们请了当地的导游。导游说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后来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者不计其数。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从西门进入按照既定的参观路线将整个布达拉宫看了个究竟。布达拉宫依山而建,重叠有秩,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的金顶、巨大的鎏金宝瓶、风中摇曳的巨幢和经幡,这一切仿佛梦里才会有的场景,现在真实的呈现在眼前。恍惚间,感觉自己置身在了前世,仿佛受到了神灵的指化,内心萌生向佛之心。
晚上我租了一台出租车又跑了二十多公里去观看并拍摄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实景露天剧场。我是第一次看到了如此大的场面,近1名演员同台演出“文成公主进藏”大型歌剧,震撼之极。我全程录像拍摄了这一盛大的经典演出,真让人难忘!
25日早上,我们一行有4人要么身体不适,要么家中有急事,要么担心出事就各奔东西打道回府了。为此我写了“三字言”送他们。
《三字言》
兄弟情,西藏行,
卅筹定,诚邀请,
自动心,知途程,
发誓言,义气信。
道如今,半路分,
名义情,实返真,
*输赢,足时间,
人有钱,事理变。
高反轻,真面现,
空车行,西野人!
吾送君,祝好运,
入川顺!深圳见……
独往人:祥山敬上
年6月25日
第六站:日喀则
剩下我们一行5人三辆车继续朝预定方向行驶,行走在天路之上,苍茫大地尽收眼底,在路途中感受到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哪怕是在很远的地方看上一眼,也会被那浑然一体的景色所打动。一路欣赏着美景,来到了美丽的羊卓雍错。由于湖的形状像羊又称羊湖,海拔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藏民民族灵*所系的湖,飞狐告诉我如果站在冈巴拉山顶俯瞰圣洁的羊湖,会看到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湖面似蓝宝石一般。为了拍摄,我靠近湖岸的地方,支起三脚架,湖水是那种浅浅的绿色,在镜头下浅得接近蓝。我想最优秀的摄影师也不能拍下羊湖的震撼,目光所不能及之处,依然可以想象她的姿态和她的美。中午休息时间,亚民弟在湖边为我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美味的鱼餐,“女汉子”说:“大哥,你知道吗?这里的鱼一年才长一寸长呢!”如果不是饿极了,真让人舍不得吃……
午饭后开拔上路,快到日喀则的时候,通过车窗我看到路面没有像之前那么陡峭了,除了偶尔路面多出的一些细碎砂石,还是蛮平坦的嘛。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能在海拔米以上的地方开车驰骋,是多么愉悦又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啊!这也是我多年来不曾奢望的事,于是我开始哀求甘D。普通人在高海拔地区,因为不适应,行为已经受到了很多局限,更别说开车这种体力加脑力双消耗的事情了。我早就预料到甘D是不会同意的,果不其然,他是坚决的反对,目光诧异地盯着我:“大哥,你是不想活了吗?”不论我反复说我现在状态挺好的,没有问题的,他还是坚定地拒绝了我。可是,我太想体验一把了。没办法,我只有通过亚民弟帮我说情,在我们两人反复哀求和念叨下,甘D不情愿地把方向盘交给了我要求只能开一会,并且还坐在了副驾驶位置上督阵。
真的很幸运!手握着方向盘那一刻,我的内心已经欣喜万分。在离天空那么近的地方驰骋,虽然眼前的蓝天、白云和高山依旧,但是心中却是豁然开朗,开车从未有过的舒爽,在今天全部体验到了。趁着甘D打瞌睡,我一口气跑了公里,这也将是我这一辈子相当值得回忆的事情了。
下午到达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也是西藏地区最重要的寺庙,是格鲁派六大寺之一,始建于公元年,四世班禅是第一位被册封的班禅喇嘛,曾对该寺进行了扩建,从此扎什伦布寺成了历代班禅喇嘛的驻地。寺内有很多大殿,其中强巴佛殿内供奉着全世界最大的铜质强巴佛即未来佛,也称弥勒佛。佛家讲佛有三世:燃灯佛代表过去佛,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佛,弥勒尊佛代表未来佛。眼前的弥勒佛像高26.2米,由名工匠花费了四年时间才完成,而想要看到佛像的全貌必须站在相对很远的地方才可以。巷道窄长,我来回试了几次镜头就是拍不好。
从强巴佛殿向前,经过灵塔殿,就是讲经场。讲经场是讲经人及僧人辩经的场所,四壁上会有许多精美的佛像。我们到达时,正好僧人在讲经,诵经声充斥着耳膜,涤荡在心间,仿佛整个身体和灵*在接受洗礼。由于扎什布伦寺很大,我们沿顺时针方向游览,这样基本不会走回头路。佛堂内有的是禁止拍照的,耐不住震撼的场景和心情,幸运的是老僧允许我拍摄,有时我也偷拍,总之这上百张寺院里喇嘛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场景照是多么难得的啊!
第七站:仲巴县
天亮后向仲巴县出发不久,在公安检查站碰上了一位漂亮的卓玛,她刚大学毕业分配到了仲巴县组织部。飞狐很想跟她聊天,可“跟屁虫”凑上去了。说话间,卓玛看看亚民弟,黑黑的皮肤;转头看飞狐越看越像只“狐狸”;再看看甘D一身黑色的冲锋衣,外加一副黑墨镜,俨然一个十足十的黑社会老大的样子。卓玛便一头钻进了“跟屁虫”的车里再也不敢出来了。这时路面直而平坦,三个对讲机立马热闹起来,无拘无束地唱歌、聊天,其中*色段子就占了三分之一,有时候把肚子都笑疼了。
卓玛向我们介绍,仲巴县隶属于喀则市,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境内有雅鲁藏布江的源头——马泉河,若去马泉河还要翻越两座0米高的雪山。甘D说这里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雪豹、野马、野驴、野牦牛、藏羚羊、藏雪鸡、黑颈鹤等,不过由于是晚上,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些动物。接下来卓玛详细地告诉了我们,藏族的丧葬方式,有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这些不同的葬法,是根据死者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定的。其中天葬,又称鸟葬,是藏族的一种古老风俗,也是藏族地区最普遍的葬法。塔葬又叫灵塔葬,是过去藏族地区最高贵的一种葬仪,只有达赖、班禅及大活佛等极少数人才能获得这一殊荣,想想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入住的帕羊镇中心驿站是刚开业的酒店,距离仲巴县还有几十公里。这时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的,我从来没见过这般奇景,伸手抓拍了几张。夜晚闲来无事,我与甘D高兴之余每人喝了半斤茅台,还没有什么反应,想继续畅饮,却被亚民弟拦住。现在想来在高原喝酒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不知什么时候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西藏阿里·札达土林
第八站:扎达县
27日早上8:00出发前往扎达,中途经过玛旁雍错湖,当地人都称圣湖,亚民用对讲机告诉我圣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海拔4多米,藏语意为“不可战胜的碧玉湖”,曾于11世纪在此湖畔进行过一场宗教大战。佛教徒认为,玛旁雍错湖水来源于神山的融雪,是人间的甘露,用它洗浴能清除人们心灵上的五*,清除人肌肤上的污秽。甘D老师说,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携幼来此“朝圣”,在“圣水”里“沐浴净身”以“延年益寿”。如果时间允许,我也真想下去游个泳藉此洗清一生的风霜和内心的不安。
为了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我们围着圣湖转了一圈近30公里,这时我所乘坐的3号车突然爆胎,整个轮胎就好像一件外衣披在了轮轴上面,似乎和轮轴并没有什么关系,甘D说从来没见过车胎能爆成这样子的。更奇怪的是天空乌云滚滚而来,突然下起了大雨。走在前面的飞狐已经跑了十几公里又将车调头,过来营救我们,因为越野车实在太重,一个千斤顶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我们用了两个千斤顶才将车慢慢地支起来。雨水冲刷在脸上,飞狐和甘D也顾不上地面的积水和泥土趴在地上换轮胎,由于下雨,换轮胎要比平时困难很多倍。我在旁边看着这一切,想着一路以来经历了高原反应、同伴走散、路途颠簸等等,不由得面朝圣湖神山,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希望车胎快些修好,希望雨水不要太大,希望我们一行人都平安,平安即可……
忽然,甘D大声喊:装好了!我睁开眼睛,感觉如在画里,看到白云、山峦倒影在圣湖里,在阳光的照耀下怎么会那么美?这时雨停了,碧绿湖面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如梦如幻。我赶紧拿出相机将这些画面拍摄了下来。
在前往拍摄玛旁雍错湖途中吉普车爆胎
重新出发,我们都在讨论,这雨下得莫名其妙,这车胎也爆得莫名其妙,但是更莫名其妙的是车胎换好了,这雨也停了。这可能是神灵看我从远方来,还得继续前行而发慈悲。不过恰好在此停留之际,看到了这么美的画面,内心还是欢喜的。
下午六点到达扎达土林,这里的天空还下着雨,我们等了近一个小时还是下个不停,我担心第二天天气不好,让他们先回镇子上的酒店了。我则留在这里,等雨停了,我拦了一辆大货车给了师傅百元钞票,又带我到了山顶上,架机拍摄。记得甘D对我说,扎达土林依扎达县城为中心分布,总面积近0平方公里,核心区约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土林地貌之一。
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只顾着拍摄,忘记了时间,若不是飞狐开车来接我,我都不知道天已经这么漆黑一片了。但是我还没有拍够,土林是那么美,怎么办?这时一个计划在我脑海中渐渐形成……我和飞狐到了酒店,我找甘D借口去车里拿东西,顺利拿到车钥匙就回房间休息了。第二天早晨五点多,我偷偷地开车几十公里重返土林。天还未亮,山高路陡,路很弯曲,这时候内心自然害怕起来,如果当时突然冲出一只甚至一群饥饿的野兽,我该怎么办,脑海里浮现出一些恐怖的画面随即又消失了,想着土林的美丽,我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
我在山上不知呆了多久,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照在土林上。刚刚还漆黑一片的土林,在朝霞的映衬下火红一片十分壮美,这是我拍摄以来见过最为壮观的场景。土林是经历过流水侵蚀、历经数十万年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大自然*斧神工不间断地雕琢打磨,成就了今天扎达土林的辉煌壮阔,形态各异的土林组成了举世无双的奇观,既有整体上的宏伟气势,又有个体上的精雕细琢,极具有视觉冲击力。
我心满意足地拍了很多照片,开车下山,这时看到亚民弟冲我招手。他说:“哥,大家以为你走丢了,我却知道你丢在哪里了,看来你是我央求的亲哥呀,尽干些偷鸡摸狗事喽……”亚民极富幽默感,以及西北人特有的语气,我听到他的声音就觉得很开心,这时我一边告诉他拍摄的情况,一边又开上了“跟屁虫”的车,我们三人直奔古格王朝。
在前往古格王朝的路途中,顺道看了一眼托林寺。托林寺藏语意为“飞翔于天空中永不坠落”,位于札达县城内,由于神秘又安静的古格王朝大力兴佛,托林寺一度成为当时佛教的中心,历经几百年的流转,修建、破损、再修建,现在保存较好的只有三座大殿和一座佛塔。殿内有大量残存壁画,虽然历经战乱与动荡,但相对保存完整。驻足凝望,壁画用笔简练,不着浓墨,却气势宏大、富有动感,可谓栩栩如生。
登上古格王朝山顶
朝着既定的目标前往古格王朝遗址。整个遗址坐落于扎达县城西的象泉河畔,建在一座小土山上,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亚民反复告诉我,古格王朝是重头戏,我们都已去过,你也一定要去看看。让人惊奇的是,太阳出来了,犹如一个大探照灯,所有的光线全部投射在古格王朝那座山上,而周围的群山依旧漆黑一片,犹如向古格王朝朝拜一般。我想,这才是古格王朝应该享有的“礼遇”。也许是上天对我的眷顾,让我可以拍到这么神奇的一瞬间。为了一看究竟,我独自一个人爬到山顶上,探寻当时古格王室的“接待大厅”。一路上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又口渴难耐,我看到路边有十多个矿泉水瓶,翻了一下,其中有一个还有五分之一的水,也不知道这些瓶子被遗弃了多久,内壁附着了一层厚厚的水蒸汽。由于嘴巴干渴,我将水一饮而下,继续向上爬去,直到最高处。虽然气短劳累,心跳加速,心中已有种莫名的恐惧,但是我还是将四周别具一格的风景一一拍了下来。
下山时,循着十点钟的太阳可以清晰地看到数百间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直到山顶。虽然现在已经残败不堪,但是从留存下来的痕迹可以想象到当时王朝的繁盛与辉煌。但是拥有如此灿烂与辉煌的古格王朝却在17世纪时突然灰飞烟灭,消失于茫茫土林之中,没有留下一丝可以追踪的痕迹。偌大的古格王朝辉煌时无人堪可比肩,没落后却寂静如斯,不失王朝的气度,震撼人心。亚民弟说古格王朝的灭亡是外族入侵导致的,甘D老师却说地理环境的迅速恶化是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总之当年古格王朝10多万居民顷刻间销声匿迹,不知所踪,至今仍是一个谜。最后我为1多年前的死难者默哀。现在每每想起,越深想越想不通,甚至有时吃饭时端着饭碗发愣,神灵啊,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第九站:三十里营房
29日早晨继续前进,左边喜马拉雅山,右边昆仑山,沿着山谷直线奔驰,向日土县靠近。路上在日土停留拍摄,日土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西藏最具代表性,是由坚硬的石头或其他硬物在岩石表面凿刻而成,距离地面高度有1~8米,线条有深有浅、有粗有细,还有一些彩绘图画,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狩猎、宗教礼仪、骑乘、农耕等动植物的描绘,仿佛眼前浮现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与画面。车子一直在行驶中,我时不时按下车窗进行拍摄。
从日土县到三十里营房,这一路是相当艰险的。雨天路滑,车子在盘山道上小心的行驶,车窗下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山高路陡,才知道恐高症到底是什么。我在车内紧抓着扶手,手心直冒冷汗,几乎不敢往车窗外看去。甘D用对讲机警告前面的车尽量跟紧放慢,由于前方山上有很多松动的石块,这时我心想,有没有可能会塌方砸到我们某一辆车,心中更是紧张,那么冷的天却全身直冒冷汗,心跳加速。可是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前进,而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碰运气了。我默默地祈求神灵的护佑。
从新藏线·三十里营房到麻扎的途中
还好,我们一路顺利通过了“死亡谷”,车子慢慢驶入了平坦的路面。这时甘D大声喊:“大哥,快看,是野狼。”都说在这里能碰到野狼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我们一起欢呼大喊:“快追上它。”大概追逐了多米。野狼一边拼命地逃跑,一边时不时回头看。我拿出D镜头,捕捉了几张照片,不过我们都不敢下车,这一带有很多野生动物,有野马,野驴,还有野骡子,都十分漂亮。
*昏时分到达三十里营房,虽然天色暗下来了,但是透过明亮的灯光,依稀可以看出这里不像以前那么荒凉了。甘D说它距离新藏公路的起点——叶城有公里,而且这里只有驻*,所以就简称为三十里营房。飞狐的说法是这里距“赛图拉哨所”有三十里,所以称三十里营房。“跟屁虫”认为飞狐说法比较靠谱。现如今三十里营房是新藏线上最大的国防*事要塞,有一个装甲师驻扎在这里。此时我想到了当初,我是在四季如春的广东当兵的,他们却在茫茫戈壁驻守着边防,相比之下自己是多么幸运,心中也不由地对他们充满了敬意。值得庆幸的是这里竟然有中国移动的代售点,并且有信号。翻山越岭这么多日子,手机信号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满格过,想想真是开心。
这晚在藏民旅馆住宿,第二天继续赶路。一路上都在被检查,几乎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等待检查与接受检查中度过的,每到一站集体下车,全副武装的边防武警和公安过来检查车辆、物品,通行证,由于多日来风吹日晒,皮肤基本变黑,他们有时候拿着证件盯着我们的脸比对着观察了很久才肯予以放行,想来之前唐三藏取经也没有这么麻烦吧。飞狐说真走运,我们赶在了7月1日*的生日,到达了新疆这个动荡的喀什地区,这才叫见多识广呢,不然一天通过了那才叫可惜……
第十站:和田市
离开三十里营房,本以为离开了西藏会是康庄大道,谁能预测得到道路竟然比前段更为艰险,一样得担心前路塌方,一样得担心石头松动滚下山来砸在车上,更担心由于太多的路有13%到18%的坡比度,不小心车子就会滚下山崖,这一路上可谓是心惊肉跳,好不容易到达了昆仑山口。
都说在空气稀薄的地方,大气压强下降人会比以往跳得高、蹦得远些,我十分好奇,于是我下车在这海拔米的地方,连续弹跳了二十几下,并做了录像。虽然并没有觉得比平时跳得高多少,但是在这个空气含氧量只有水平线的六成,一般人都有明显的高原反应,而我如同在零海拔地区,没有任何反应。过完最艰难的山口就要直下陡坡了。
又是一条艰难的下山路,坡陡弯急,若不踩着刹车,车子带人能连滚带翻直接掉下山去。这一路下来,我们的车和前面的大货车踩了上百公里,“嗞嗞滋……”的刹车声时而尖、时而急,真让人胆战心惊,直冒冷汗,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死死得抓着车把手。亚民弟还恐吓道:“幸亏我们走在了大货车的后面,不然它如果掉下去,岂不是能砸扁我们这三辆车”。此时此刻也只有亚民弟能这样说笑了。从海拔5米经过了上百公里才下到海拔1米的叶城。到了叶城,越走越热,气温从9度一下子升到37度,天气不像广东的37度那么温和,这里给人的感觉是干热、燥热,顿时心情也烦闷起来。在车内实在受不了,就下车换衣服,在我脱到仅剩一条底裤时,竟然被亚民弟从后面偷拍了照片,还大笑说:“哥,终于抓到你的把柄了,”他也真是调皮。
甘D告诉我前方30公里就是喀什地区。喀什是个贫困地,曾是深圳的扶贫对象,我们公司也曾为这里进行捐助,本想亲自过去看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只不过甘D说这里现在不太安宁,所以就没有去,转道去了和田。
进入和田市区已经是晚上,同伴们都很累了,到了宾馆就歇息了,我搭的士去了和田中心广场。广场分上下两层,站在广场上,看着马路上的灯光闪闪发亮,高楼大厦上做装饰的霓虹灯五彩斑斓,把整个都市照得如同白昼,真的很美。相比深圳夜景的活泼与欢快,这里的夜景却静得出奇,我才发现竟然没有人,这个有二三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到了晚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不由得内心有一丝害怕,赶紧拍了几张照片就回到了宾馆。本想第二天再来拍几张和田的市容市貌,但是由于行程紧张,没有这个机会了。在路上,听亚民弟讲了很多和田玉的故事,其中年前,周天子穆王乘八骏大辇,出玉门上昆仑山,受到了西王母的热烈欢迎,并车载了上万只玉归来。我想我建在深圳的文博宫满街的玉石不就是从这里拉出去的吗?还是不看罢了。
离开和田市区,在前往若羌的路途中,就不那么凶险了,一路上风沙不断,天空是*色的,能见度只有几公里。还有遍地的小旋风,一眼望去成百上千的小旋风,就像在排练一个大规模的舞蹈,舞姿变幻莫测,旋转之间携带飞沙走石,将整个天空搅得尘土飞扬,场面甚为壮观。让人看了既兴奋又害怕,在紧张之余只拍了几张照片,竟然忘记取出摄影机录下这段场景,真是遗憾。
第十一站:若羌县
甘D讲:若羌县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多年文化传承,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我翻阅史料,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有个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面积约0-0平方千米,后来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慢慢失去水源补给,渐渐干涸。第一枚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曾经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试爆,据统计,这里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其中23次是大气核试验,因此又被称为“死亡之海”。我们不敢进去,所以绕道罗布泊沿着阿尔金山山脉行驶。
一直在赶路,所以有些事情就不那么讲究了,一路上大家都以车为界限,男左女右分开无遮拦地“上厕所”,这是所谓西野俱乐部的“行规”。
从新疆到青海,一路过来翻越了阿尔金山,海拔最高不过3米。在青海与甘肃交界处,我们手持通行证准备下车,等待再次被严格检查时,公安边防人员在关口见到我们三辆远路而来的车都是甘字开头的车,敬礼之后做出了放行手势,真是突如其来的惊喜,三辆车通过对讲机欢呼庆贺,就像一个在外奔波的游子回到家乡受到妈妈的关爱一般温暖、开心。大家唱着歌说说笑笑进入了甘肃地界。
飞狐带路来到了苏干湖停歇,并给我讲了苏干湖的传说,这是青海相当出名内陆湖泊。我有感于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觉得甚为奇怪的是明明过了甘肃检查站,为什么飞狐说苏干湖是青海的,我质疑是甘肃的,谁知西野所有人都说苏干湖是青海的。我不得不拿出地图,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校对,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你们都错了,苏干湖是甘肃的,不是青海的,你们不能把它卖到青海。”他们半信半疑看过地图,果不其然。“跟屁虫”说,不管是不是甘肃的,我们把苏干湖送给大哥了,搬到你们湖北云梦,好不好?飞狐也说,要不搬到深圳吧!说罢大家哈哈大笑。
第十二站:敦煌市
在前往敦煌的路途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油钻井机,遍地的石油钻井机整齐划一地做着同样的动作,就像在室外考试的学生正在认真地做试题。我用广角镜头拍摄了这一有趣的场面。一路走来,还遇到了千姿百态的雅丹地貌,有的拔地而起,如伞、如树;有的匍匐在地,似狮、似虎;有的形状怪异,像城堡、像帐幔、像房屋,扑朔迷离,给人以无限暇想,千奇百怪的形态淋漓尽致体现了大自然神奇塑造力,具有极高的观赏性。由于规模不是很大,若真的接近又要绕到很远,所以我只在车内拍了一些场景。
敦煌鸣沙山
来到敦煌,甘D就开始说文解字了,“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说实在的,初见敦煌,我根本没有体会到这句关于敦煌的经典注解,那种大气磅礴之势。如今的敦煌是那么的名不副实。岌岌可危,是敦煌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我想如果俯瞰敦煌,想必任何一个人都会担心,一阵飞沙走石后它会不会瞬间被沙漠吞噬、颠覆。但是它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了上千年,如果说是神灵的眷顾,我倒更相信生命的奇迹,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敦煌永远屹立不倒。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门前的石碑上注明了:莫高窟于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唐朝时期有1多个洞窟,至今现存个,而给游客参观的只有七八个。在3D影院,通过一段短片粗略了解了莫高窟的历史,这是一段无论用多少文字或多长时间都难以讲述的故事。
莫高窟坐落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断崖峭壁上,依从山势开凿,建成大大小小、疏密适中的长长一排洞窟,层次井然、高低错落有致,一座檐角飞翘七层楼阁成为了最显眼的标志性建筑,看上去将岩壁一分为二,气度非凡,蔚为壮观。
敦煌鸣沙山留影
从远处看,莫高窟也如同危卵,崖壁顶厚厚的沙漠。莫高窟,难以支撑负重,有种大厦将倾的摇摇欲坠感。还有一种危险来源于珍贵典籍和壁画的流失。莫高窟从元代以后很少为人知晓,因此几百年来基本保留了原貌,但自从被发现之后,随即吸引了许多西方考古学家和探险家,更是以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处获得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从而散落民间,严重损害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在拍摄时,由于时间正值中午,顶光加上角度难取,随便拍了几张就赶往鸣沙山。除了美,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鸣沙山了。它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甘D是当地人,他告诉我们鸣沙山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这里的沙会鸣,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而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甘D说这里游人特别多,如果天气好,每天都会有上万人。那天我看到有一千多匹供游客骑玩的骆驼在鸣沙山来回走动,天上还有滑翔机。飞狐安排我去乘坐冲沙车,冲沙车从沙丘的制高点飞快地往下滑去又可以翻滚,非常刺激又胆战心惊。我爬上鸣沙山拍摄了大场景,收获满满。晚上一时兴起还与亚民弟下了一次象棋才睡觉。
第十三站:张掖市
天亮前启程前往张掖。张掖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取意“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可见其历史地位为显。现如今以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最为出名。我购买了门票又包租了一台车,爬到第一个景点,兴奋地用各种镜头拍。当到第二个、第三个景点时感觉一个比一个场面精彩,新开发的两个景点更是让人迷恋。这时西边泛红近琥珀色,纵目望去,丹霞地貌,怪石如林,变化万千,似物似景,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组合有序,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人觉得它们是大师的艺术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自于大自然的*斧神工。
只觉得无论用多美丽的字词都难以描述张掖丹霞地貌的那种神奇,无论怎样的震惊都难以表达看到张掖丹霞地貌时的那种感受。我只能竭尽全力将我看到的丹霞地貌收纳到镜头和记忆里。
亚民弟建议:“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江泽民同志曾经去过三次,这次大哥也一定要去参拜一下”。第二天,我着正装早早地来到了寺门前,只见大门里面没有管理人员,我才发现现在是七点钟,来早了,整个寺院只有一个收票的,我内心窃喜。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像。涅槃像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米多。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在大佛“安睡”之际,我偷拍了几张。这是我见过最大的佛像了,比前几天的弥勒佛还要高大很多。
在我的意识里功德箱和香炉是每个寺庙的标配,进庙烧香积攒功德也成了我的习惯,但是我在大佛寺找了又找确实没有,这也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没有功德箱和香炉的寺庙了。回来后甘D告诉我,因为*府为了盘活当地旅游事业,保护这个“千年古刹”,投入了大批银子,释迦牟尼的香火钱够用了。这样听来也有几分道理,只是我更相信佛家有大爱,普度众生才是佛家信念,而不是靠芸芸众生来维持生计。
第十四站:*马场
从张掖市出发,本来欲直奔兰州结束此次行程。可是亚民弟说一定要带我去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马场去骑马。所以我们沿县道经金昌途经新城子镇,一路行驶进入祁连山区山丹*马场。
亚民弟说,自从年建场以来,这里近50年一直归*队管理,还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骏马繁殖基地。看得出来,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由于现代社会基本上没有了战争,更不需要马儿作为攻城略池的战具,所以已经看不到它们在战场上显现雄姿了。但是从健硕的马匹及它们奔跑时矫健的身姿,可以想象到在古时作为战马是何等的荣耀辉煌。这样不仅仅有马匹,草原上金*色的油菜花,绿如碧玉的辽阔草原,星罗棋布的牛羊马群,构成了一幅幅动静相宜,浓墨重彩的西部田园油画。
来到*马场,第一要紧事当然是骑马。一个人骑一匹马,纵马一越,哒哒的马蹄声划过长空。蓝蓝的天空,悠悠的彩云,风吹草动,牛羊嘶鸣,策马扬鞭,奔驰在辽阔的场地,对这段时间的奔波无疑是相当舒爽、解乏的。并且我们还在这里用了餐,当我反复问亚民确认“这不是马肉?”亚民弟见我一本正经,就说:“大哥,这是湖北的牦牛肉,你把心放肚子里啦。哈哈……”
第十五站:兰州市
离开*马场我们直奔兰州,伴着晚霞,车子在余辉中缓缓而行,并没有像之前那么匆忙,可能是要回家的缘故,大家内心都很平静。在进兰州收费站的时候,之前送行的几个朋友前来接应,当他们看到我们只有这几个人返回时,表示十分诧异,并竖起了大拇指啧啧称赞道英雄归来。
用罢晚餐,回到万达酒店,刚来兰州时也是住在这里,并且房间也是一样的陈设。现在想想二十来天的行程就像一场美梦,中间也夹杂了几小段噩梦,现在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真让人高兴。
第二天要回深圳了,想着工作生活一切都要回归正常,就越发留恋这趟越野之行,全程公里,我们远离了繁忙的工作,没有了生活的烦恼、工作的压力,轻松地听着西野人的讲解,看着、体会着具有强烈装饰的藏族古建筑。这一路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和感触,尤其是在布达拉宫墙外,当我用手轻轻的触碰到转桶时,仿佛前世今生的所有重量都凝聚在我的指尖。当转动一个经筒,我的心都轻轻的念叨着希望能给自己和朋友们带来好运,赶走霉运,那一刻我理解了无数磕长头的朝圣者,我坚信神灵一定会呵护那些善良慈悲的人们……
结束语:
这次公里,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创举。
我要感谢亚民弟,让我拥有了这次机会;要感谢以熊晔为首的学兵、小明、东林四位兄弟的陪伴、鼓励并相送一程;要感谢西野人在路上对我百般的照顾、鼓励,还有偶尔的“恐吓”;更要感谢苍天,在那么多次危险来临之际,让我们逢凶化吉,一路顺遂从原点到达终点……如果有机会,我还将抛下周身的繁忙与琐碎,约上故人重游故里或到那些更远更美的有神灵的地方去……
欧阳祥山
年7月9日
与西野越野俱乐部同伴合影
欧阳精心学习并且极为擅长拍摄风光景色,将镜头对准绚丽多彩的大好河山,拍摄了很多大中画幅的风光片。宽阔的视野和高雅的格调,使欧阳的作品呈现出恢弘大气、真实唯美的风格。他赞同摄影家李少白先生观点,认为“唯美是一种境界……唯美是一种抵御,抵御粗鄙、庸俗、虚伪;又是一种坚持,坚持人性中的至洁至纯;还是一种呵护,呵护善良、柔弱”。欧阳祥山在他的摄影手记中写道:“凭借摄影,我捕捉美,演绎美,更感受美,在虚实相交、光影变幻的瞬间探寻大美之律动。”国内知名风光摄影大师牛犇东在评价欧阳祥山的摄影作品时说:“每张图片构图简洁、疏阔大气、用光精到,将天下美景演绎得淋漓尽致”。
如今欧阳祥山已经是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民俗摄影家学会会长,美国PPA职业摄影师。他举办了多次个人摄影作品展:《博观广取行遍天下》《山光水影大美天成》《天地之间》等,出版摄影作品集《大美丽景》《大美丽景续》《视界》等。他的作品屡次入选国际国内的大型摄影展览,如年第2届“阴影”国际摄影展(塞尔维亚)、年约克郡国际摄影展(英国)、第二届“摄影艺术”国际摄影展览(瑞士)、年第五届台中国际摄影艺术展(中国台湾)、第四届JIPF国际摄影展(日本)、年“母亲”地球伊朗海亚姆国际摄影展(伊朗)、年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年第二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等。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成立60周年总结表彰
在深圳祥山艺术馆一楼楼梯口正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幅摄影照片:延绵起伏的雪山之上,一团乌蓝中隐现橘红的祥云蔚然一片,最亮的部分与山巅相接,仿佛火山爆发,喷射出的浓烟夹杂着火焰,笼罩着整个雪山,云和山呈现出一种动静交互的美:山巅之上,云烟的灰蓝与橘红相糅相融,瞬息万变;云烟之下,雪山从下到上呈现出一种由深而浅的蓝,到峰顶,雪上有橘色的亮光,使整个雪山呈现出一片安详宁静的壮美。这是年10月,欧阳在云南德钦拍下的《梅里霞妆》。这幅图片也被欧阳用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