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陈虎点兵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木桶原理,这个原理讲的是一只木桶它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有多高,木桶原理在*事斗争当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还记着当年的科索沃战争吗?应该说南联盟方面部队的素质、战斗意志都不错,许多人也想象着北约的*队一旦进入塞尔维亚,就会陷入战争的泥潭。然而南联盟的*事力量有一块明显的短板,就是缺乏高空的防空能力,对于万米以上的高空敌机基本上没有有效的防御手段,而北约和美国正是利用南联盟的这一块短板,轰炸机在万米高空以上肆无忌惮的飞行、投弹,最后战争的结果让我们看到这成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场没有地面战争而分出胜负的战争。从这个例子里头大家可以感受到,*事斗争当中短板的影响有多大,因此在涉及未来*事斗争时,一定要找出自己的短板,尽最大的可能加以弥补。如果站在中美*事斗争的视角,中方最大的短板在哪里?
木桶理论
昨天发了一篇长文,讲的是兰德公司对中美*事冲突的分析,相信看过的朋友都会对其中一点感到印象深刻,就是兰德公司讲到中方最吃亏的地方是美国可以攻击中国的本土,而中国使用常规打击手段很少能够打到美国的本土。这种结果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可能有人会说美国有战略轰炸机,有大量的航母,这是不是就是中方的短板?可以说这是短板,但肯定的说这不是最短的短板,那么最短的短板是什么?我个人的观点是两个字,地缘,看一看地图就清楚了,美国的兵力一直部署到中国的家门口,他用他的前沿基地,哪怕使用普通的战斗机,都可以攻击中国最发达最繁华的东南沿海地区。反过头来,我们用我们作战半径最大的战略轰炸机,也够不到美国本土的边。造成这一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中美两国在地缘上的差距,美*占尽了地缘的便宜,而中方则在地缘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就会发现我们的地缘劣势就更加的明显,比如说印度洋的航线是我们海外能源运输的生命线,而在整个印度洋航线上,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可供部署兵力的立脚点,即使有了南海建立起来的岛礁,有了航空母舰,我们可以解决马六甲海峡的问题。但是漫长的印度洋航线在我们可以预期的这样的一个时间段,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
中国海*辽宁号航母编队
地缘因素如果上升到对大国的影响来说,它可以被视为大国地位的主要基石之一。一般认为在美国霸权的座椅下,支撑这把椅子的有6块基石,它们分别是经济、科技、*事、金融、地缘和软实力。和其他几块基石相比,地缘的优劣往往改变起来难度最大,要去认识和分析中美*事斗争必须清楚的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最大的短板是什么?在哪里?找出最大的短板,接下来就要想办法,如何弥补这一短板?通常来说改变地缘态势,一个是通过对外扩张,建立海外*事基地,但这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可行或者说短时间内可以见效可取的方式。在历史上还有一个成功的方式,就是采用工程方式改变地理的构成,比较成功的范例就是巴拿马运河。对于一个濒临两洋的国家来说,美国的海上地缘是比较恶劣的,因为两洋分割在国土两侧,要想同时压倒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对手,美国就要同时保持两支超过对手的舰队,显然这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太大了。而巴拿马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美国只要保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就可以同时应对两个方面的对手,这就是用工程手段改变地理,同时改善地缘态势。同样成功的范例在我们中国也有,而且发生的时间就在前几年,我们在南海通过填礁成岛改变了南沙诸岛的地理构成,从根本上形成了我们在南海海域乃至南海周边海域的地缘优势。
美国*舰过巴拿马运河
那么改变地缘态势的第三个手段是用技术的手段,这个手段说起来大家很好理解,我的地缘处于劣势,如果我去发展更多远程的打击兵器,我就可以改变这种地缘上的劣势。比如说我建造作战半径更大的战略轰炸机,造更多战斗力更强的航空母舰。这种思路想想可以,但真正实现起来,就会发现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同样打击对方的本土纵深,你的成本远远高于对手的成本,最终在资源消耗上你就会处于劣势,所以用技术手段解决地缘劣势,你必须要有更多的创新基础,使得你能以更低的成本,把你的力量投送到对方的本土纵深。当然在实际的*事斗争中,还有一个手段来弥补地缘的短板,这种手段可以称作是战术的手段,就是在冲突一开始我就尽可能瘫痪或者摧毁你靠近我的那些基地和大型的作战平台,使双方纵深和远程的攻击能力,尽可能拉平。当然在现代战争当中,这种攻击可能不仅仅限于前方基地,大型作战平台,也包括太空中的作战支援平台。
东风—41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如果很容易就能解决,也就不会叫最大的短板。所以好好的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弥补我们最大的短板。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