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夫长
不久前,俗称“大八轮”的国产8×8轮式装甲车族,首次以全战斗姿态在朱日和基地亮相。此番与蓝军旅过招的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在全军率先整体换装08式轮式步战车、11式装甲突击车等轮式装甲装备。
▲国产8×8轮式步战车
在全军按照最新模式完成信息系统建设的“暴风雨部队”,作战定位类似于美军新世纪陆军改革催生的斯特赖克旅。
▲轮式战车组建的斯特赖克旅
“暴风雨部队”的荣誉称号十分贴合轮式装甲车高机动性的特点,不过在一般认知里,先天防护不足的轮式装甲车辆,只能用来组建低配的装甲部队;在中东损失的斯特赖克装甲车,被认为高不成低不就——打不了常规战也“剿不了匪”。
▲轮式战车机动性能优异
轮式装甲车组成的斯特瑞克旅,更是跟着拉姆斯菲尔德改革被打上美国陆军转型失败的标签,被认为是美军常规战力下降的罪魁祸首。在这种形势下,解放军仍然选择用轮式装甲车组建新式作战力量,难道是盲目对美军邯郸学步吗?
▲陷入治安战的斯特赖克装甲车
答案自然是否定,首先我们先要厘清轮式装甲车辆本身作战定位的变化。不同于如今能成为中型机械化部队的骨干力量,轮式装甲车起初并没有什么特殊用途,只是作为履带式装甲车的廉价低配替代品,在二战中就已出现过多种打杂的轮式装甲车。
▲轮式装甲车起初都是低配的凑合货
在闪击战时代,机械化部队由负责突击的坦克部队和乘车跟进、在出发线下车协同战斗的摩托化步兵组成。这样的模式下,运兵的辅助车辆只需要确保能跟上进攻步伐即可,各国基本采用半履带式车辆,二战时的轮式车辆在机械化部队里连运兵的活都抢不下来。
▲早期装甲运兵车都是这样的
二战结束后,长期和德军进行机械化大兵团作战的苏军,逐步形成完善的大纵深突破战术思想。不过此时机械化部队的构建已和以往大不相同,核背景下连续快速突破的作战需求,要求负责协同的步兵能持续伴随坦克冲击。
▲创世纪的BMP1步兵战车
年,苏联首先装备了BMP-1步兵战车,开创了现代步坦协
同的先河。防护、机动、火力全面提升的步兵战车(IFV),能满足步兵乘车战斗的作战需求,成为机械化步兵的核心力量。
▲新时期的步坦协同概念已发生变化
可见在充当陆军作战矛尖的装甲兵团里,轮式装甲车从来就没有站稳过脚跟,自然不能按照装甲兵团的路子建设。也正因如此,冷战时期的美军机械化部队,不管作战还是装人用的都是全履带车。
▲财大气粗的美军表示要啥轮式车
然而,经历过长年机械化大兵团作战的苏军,对机械化地面突破有着痴迷的追求。既然乘车运输,下车作战已经不适合装甲部队,那就用来改造传统的步兵好了。于是利用卡车底盘改造的BTR-40(4×4)和BTR-(6×6)装甲车相继进入苏军服役.
▲简单粗暴的BTR-40敞篷装甲车
这种无炮塔的敞篷卡车式装甲车在60年代后通过安装顶甲板和中央轮胎压力控制系统,逐渐成为今天常见的轮式装甲车。此后,苏军相继研发BTR-60\70\80,这些装甲车武装了庞大的摩托化部队,极大提高了步兵单位的机动力。至此,轮式装甲车终于凭借装甲运兵车(APC)站稳了脚跟,苏联更是在此领域独领风骚。
▲BTR系列成为苏系神作
年科索沃危机中,余名俄空降兵搭乘20多辆BTR-80装甲车,七个半小时内从波黑强行军千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科索沃普里什蒂纳的斯利季奇机场。展示了摩托化步兵的强悍机动性能。
▲喜闻乐见的俄式车顶步兵
由此可见,结构简单的轮式装甲车性能尽管不足以担当装甲部队助攻手,但其廉价高机动的优势,自问世之初就成为传统步兵部队升级的核心力量。不过BTR系列源于大纵深战术的需求,火力只有车顶机枪,扩展性几乎没有,纯装甲运兵的功能还是无法应对重型部队。
▲BTR并没有采用模块化设计
不过,或许是受俄军刺激,联想到海湾战争长达六个月的重型师调集时间;新世纪之初的美国陆军改革中开始侧重于打造轻型陆军以提升部署机动性。为了实现陆军旅96小时全球到达目标,美国陆军选择了加拿大通用汽车防务公司和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联合生产的“斯特瑞克”8×8轮式装甲车系统。
▲快速部署是美式大八轮诞生的初衷
该车20吨级的体重可以通过C快速部署,同时具备良好的底盘通用性。共衍生出了10种车型:步兵输送车、机动火炮系统、反坦克导弹车、侦察车、火力支援车、工程班组车、迫击炮运载车、指挥车、医疗后送车和三防侦察车。
▲国产大八轮也有超多变形种车
美式大八轮至此完全超出了BRT系列纯装甲运兵车的范畴,轮式装甲车正式跻身步兵战车的行列,依靠车族化打造出中型机械化部队。在此基础上美国陆军抽出6个步兵旅改建为斯特瑞克旅,用以打造陆军过渡战斗旅,战斗力绝非苏军摩步旅可比。
▲谁说轮式火力不足来着
看起来斯特赖克也要成为神作,不过却有了新麻烦。拉姆斯菲尔德推动的美军军改,扬言打造77个轮式旅用来削减步兵单位省钱打造高科技武器,幻想让步兵只负责点地图。激进的拉式改革如今给美军留下严重后遗症,直接坏了斯特赖克旅的名声。
▲“据我们所知,我们已经知道一些,我们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一些,我们还知道,我们有些并不知道,也就是说,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我们还不知道,但是,还有一些,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这些我们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段子手拉姆斯菲尔德
问题是斯特赖克旅本质上只是步兵单位的升级,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取代重装部队;改革的困顿但并不能说明其本身没有战斗力。过渡旅改革的背后其实是信息化时代数字陆军的尝试,斯特赖克装甲车搭建起的陆军C4I系统可以通过文字信息和网络地图来实现数字化通信,借助支援火力实现先敌开火。
▲轮式合成旅的背后有强大的支援力量,并非装甲车单打独斗
斯特赖克正是为常规战而生,只不过美军过渡旅一出场就陷入治安战泥潭,这样的体系作战难以直接体现。而“跨越”,多种作战力量合成的轮式机械化部队,发挥快速机动优势给重装蓝军造成不少麻烦,就连城市巷战也得心应手。
▲斯特赖克的本意正是常规作战
不过防御作战中还是暴露出轮式装甲车的先天弱势,毕竟这种核心仍是步兵部队中型部队长于机动进攻,但快速反应能力并不能包打全场,这也正是拉式改革激进所在,也难怪驻欧部队闹着要给装甲车换炮。
▲直面俄军的斯特赖克吵着要换炮
中美中型陆军旅改革表明,在信息化时代单一装备并不是首要考虑,其背后的体系作战能力才是关键,陆军也是亦然。在信息化走在前端的美军斯特赖克旅,无疑将是个难缠的对手,当然还有暴风雨部队。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