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记者贾晓雯
3月27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国会议员投票表决芬兰加入北约的申请。新华社发
去年5月,芬兰和瑞典同时申请加入北约。在匈牙利国会投票前,仅剩土耳其和匈牙利尚未正式批准芬兰和瑞典加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匈牙利国会3月27日投票批准芬兰加入北约的申请,但瑞典的申请仍悬而未决。
与此同时,芬兰加入北约的另一个主要“障碍”土耳其也在近日松口,表示将支持芬兰加入北约。这表明,在经历长达数月的拉扯之后,芬兰加入北约已成定局。
北约“北扩”进程虽遇波折,但整体看来也在持续推进,目前来看,“芬瑞入约”只是时间问题。芬兰和瑞典为何紧急加入北约?北约为何加紧“北扩”,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月30日,潮新闻记者采访了几位研究欧洲局势的专家,聊聊这背后的故事。
原本“中立”的芬兰瑞典
为何加快“入约”?
在过去,芬兰与瑞典一样,一直坚持中立原则,即便是在冷战时期,芬兰作为苏联的陆上邻国也没有加入北约。
“芬兰和瑞典强烈且紧急加入北约缘于对俄罗斯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西安外国语大学波兰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姬文刚表示,俄乌冲突的爆发再次激化了这两种情绪。“俄乌冲突爆发后,北欧国家芬兰、瑞典因感受到潜在的安全威胁,纷纷改变其传统的中立政策,谋求加入北约这一美国领导的集体安全体系中。”
此次,芬兰“单飞”成功,或许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俄罗斯接壤有关,而芬兰与俄罗斯也有着深远的“爱恨纠葛”。
历史上,芬兰曾是沙皇俄国中的自治大公国。一战期间,芬兰受到民族主义影响,谋求独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政权承认芬兰独立。
二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之间相继爆发冬季战争和继续战争。芬兰不仅人员伤亡损失惨重,还割让11%的领土给苏联,并承担巨额战争赔款。苏芬实力已发生根本变化,芬兰畏惧苏联报复,选择与苏联和解,于年签订《苏芬友好合作互助协定》。
“这份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芬兰对苏联的经济和政治依赖性,并在军事上将芬兰与西欧隔离开来。”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青年教师李思雨表示,虽然这份协议也规定芬兰必须长期严守中立,但芬兰和苏联紧密的经济、政治联系使其事实上成为苏联的“准盟国”。
冷战结束后,芬兰的自主性大为增强,“脱苏(俄)向欧”的步伐加快。年,虽然芬兰成为北约的正式伙伴,并在之后积极参与了一些国防合作计划。但芬兰并不谋求加入北约,留在军事联盟之外仍然是芬兰外交政策的基石。
即使在两国关系密切的这些年里,芬兰也一直视俄罗斯为潜在威胁对手。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芬兰强烈谴责俄罗斯的行为,并支持欧盟对其实施制裁。自年以来,芬兰发布的安全白皮书警告称,俄罗斯试图在其周边地区重建势力范围,这将不可避免地与芬兰的独立产生冲突。
年前,大多数芬兰民众都认为,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和经济联系是维护和平的最佳方式,只有26%的芬兰人支持芬兰加入北约,反对加入北约的原因主要是惧怕俄罗斯会在政治甚至军事上做出回应,并影响芬俄之间的贸易关系。而在年11月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支持芬兰加入北约的比例已达到78%。
“此次乌克兰危机加剧了芬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对立。”李思雨说,历史仇恨、现实不满与当下不安促使芬兰加快安全防务战略政策调整,而加入北约不啻为最优解。
事实上,瑞典和俄罗斯有更深的历史纠葛,曾常年为争夺波罗的海和周边领土斗争,还曾割让芬兰给俄国,在斗争中瑞典衰落。
年1月,拿破仑入侵瑞典的波美拉尼亚。为抗击法军,瑞典与俄国和解、结盟,成功抵抗了拿破仑的入侵。此后,两国之间再也没有发生战争,但瑞典失去了地区大国的地位。此后,瑞典采取了不直接军事介入的外交政策,没有再与任何国家发生直接武装冲突。
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后,瑞典中立性基本保持不变。苏联解体后,瑞典将其军事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国际维和行动上。
21世纪以来,瑞典与俄罗斯爆发过多次外交冲突,两国关系再次紧张。李思雨说,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行动”对瑞典数百年来的中立立场提出了明显挑战。其政治领导人现在认为,北约可能是保护首都斯德哥尔摩免受莫斯科任何威胁的唯一军事手段。
央视截图
北约加紧“北扩”
真是为了“安全”吗?
出于畏惧,芬兰、瑞典在过去选择“中立”以求和平,如今直面乌克兰的境遇,毅然选择抛弃中立,加入西方集体军事联盟以寻求安全保障。李思雨认为,这背后的原因与北约的存在、持续扩张不无关系。“甚至可以说,北约在美国的领导下,通过不断激化地区冲突,‘诱使’不安国家相继加入以扩大其影响力。”
作为冷战的产物,北约是集政治、军事、安全功能于一体,以遏制苏联、控制西欧、称霸世界为目的的跨大西洋战略同盟组织。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北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美国为了主导跨大西洋联盟,维护自身在欧洲的重要利益以及保持自身的世界领导地位,仍致力于成员国的不断扩容,覆盖区域的不断扩张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姬文刚介绍,自年成立以来,北约已从西欧向南欧、东欧方向进行了八次扩张,其中,在后冷战时期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均超过整个冷战时期。
冷战后的北约,轰炸南联盟、干预科索沃,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军事介入叙利亚、也门等国,“可以说,北约几乎染指了所有的冲突和战争。”姬文刚表示,最初,北约建立的基础是对苏联威胁的共同认识,而当苏联威胁消失后,北约继续保持、扩大在欧洲的军事存在,不断强调‘安全威胁’,在年启动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加强与中、东、北欧国家的军事合作,为北约持续扩张奠定基础。
为了维持美国主导下的北约,北约与成员国、伙伴国以及军事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在竞合中发展,近年来的欧盟“北约化”、亚太“北约化”、印太“北约化”、全球“北约化”、“泛北约化”趋势日渐明显。姬文刚表示,显然,所谓的北约“北扩”是其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一环。“一系列行动对全球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这些行动背后还隐含了持续塑造、加强‘俄罗斯威胁’的叙事。”李思雨说,北约不断强调加强防御、追求绝对安全,只会导致“安全困境”持续升级,让越来越多的国家陷入这一困境,国际社会主旋律随之将以“安全、竞争、冲突”为基调,信任与合作将更加艰难。
另外,北约“北扩”,表面上看是芬瑞两国对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惊惧和担忧,但背后其实是美国继续强化其领导地位的手段之一。
“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朝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这对于享受过单极格局状态下轻易收割全球利益的美国来说,是一种威胁与挑战。”李思雨表示,美国利用历史遗留问题制造矛盾,不断拉拢、打压,故意制造地区紧张局势、极力延续北约的存在,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全球霸权,致力于修补、补建对自己有利却现已坍塌的单极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