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发生在美国纽约的“”事件震惊全世界。一个月后,美国政府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藏匿策划制造这一事件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为由,率北约联军攻入阿富汗,掀起了阿富汗战争。虽然塔利班政府很快就在年底被推翻,本拉登也在年被美军击毙,但美国的这场战争却没有就此停下。就在上个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继续增兵阿富汗,战争还要打,直到打赢为止。美国防部长马蒂斯证实,他已签署增兵阿富汗的命令,将增派名美军,今后驻阿美军将达到1.5万人。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和“”事件发生前相比,恐怖分子有更强大的能力对美国发动袭击。各种民调也显示,在大多数美国民众看来,阿富汗战争从一开始就是错误。更何况,美国也并不是第一个在阿富汗碰壁的全球霸主。19世纪纵横四海的大英帝国、20世纪跟美国争霸的苏联,都在这个地方栽过跟头。
这场“美国史上最长的战争”,不知要持续到何时。
文
袁载誉瞭望智库特约历史观察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年至今,美国的阿富汗战争已经打了十五六年,现在还看不到一点结束的迹象。
美国先后往阿富汗战场投入了10余万装备精良的美国大兵,结果是被塔利班拉入战争泥潭,久久不能自拔。
8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对阿富汗战争新战略:美国不仅不会从阿富汗撤军,反而要增兵,继续“为胜利而战”。
阿富汗,这个中亚国家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古往今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美国并不是第一个在阿富汗碰壁的全球霸主。
19世纪纵横四海的大英帝国、20世纪跟美国争霸的苏联,都在这个地方栽过跟头。
1
大英帝国PK沙皇俄国
年,就赫拉特地区的归属问题,伊朗和阿富汗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伊朗依仗着有俄罗斯人的支持,抢先动手,将由阿富汗实际控制的赫拉特地区重重围困。
英国在印度的总督见状,认为这是将阿富汗拉入自己阵营、抑制俄罗斯人在中亚扩张的绝佳机会。
于是,他遣派使节到阿富汗会见时任阿富汗国王多斯特·穆罕默德。
总督语重心长地说:只要阿富汗当英国的好盟友,英国可以提供大量先进武器弹药助它反攻伊朗。
甚至可以依靠英国当时全球霸主的势力,好好收拾伊朗背后的俄罗斯。
同时,俄罗斯人也来到了阿富汗,开出了类似的条件:只要阿富汗和俄罗斯结盟,俄罗斯可以直接叫伊朗撤兵。
俄国人还搬出前不久前印度锡克人霸占阿富汗白沙瓦地区的事实,极力证明英属印度靠不住。
“对于这种肆意践踏它国领土的行为,我们俄罗斯是坚决声讨谴责的!”
俄罗斯承诺:若俄阿结盟,就可以帮阿富汗把白沙瓦地区夺回来。
面对两大强国的拉拢,以及二者手中明晃晃的屠刀,阿富汗国王思考良久,最终选择了俄罗斯人。
为何舍英选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当时,国王听了俄国的方案后,直接向英国索取白沙瓦地区,被拒;
第二,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英国太厉害,一旦俄罗斯人退出中亚,阿富汗可能就是下个印度;
第三,新兴强国俄罗斯无力独自抗衡英国,理论上,它比英国更需要阿富汗。
因此,跟俄罗斯结盟,阿富汗将获取更多的利益。
2
英军攻占喀布尔却惨遭“团灭”
年11月,眼看阿富汗和俄罗斯结盟已无可避免,英国决定先发制人。
一支约2万的英国远征军向今阿富汗地区发起猛攻。
阿富汗自然抵挡不住强大的英军。
年4月,阿富汗重要都市坎大哈沦陷。
不久,首都喀布尔也被攻占,阿富汗政权宣告终结。
它的盟友俄罗斯,迫于英国人全球开战的威胁,始终不敢直接参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对自己满怀信任的“兄弟国家”完蛋。
然而,首都的沦陷却不是战争的结束。
英军进入喀布尔不久,阿富汗各地的抵抗力量纷纷揭竿而起,将英国人本就不算扎实的补给线彻底掐断。
年11月,阿富汗青年阿克巴尔更是在喀布尔喊着“为了阿富汗”,率众围住了喀布尔的英军驻地。
是的,区区小国的小老百姓把“打遍世界无敌手”的大英帝国正规军围得水泄不通!
年1月,缺衣少食的英国人举着白旗投了降。名英国军人灰头土脸地开始向印度方向撤退——怕了你们了,我躲还不行吗?
阿富汗人的回答是:不行!
你差点把我们国都给灭了,想走就走?门都没有!
于是,撤退途中的英军部队成了彻头彻尾的倒霉蛋。
他们在阿富汗境内每走一步都被满怀仇恨的地方豪强武装袭击,最终全军覆没。
来时意气风发的英军,没有一人活着回到印度。
就这样,“日不落帝国”第一次“阿富汗之旅”以“团灭”告终。
阿富汗则重新赢得独立,继续在俄英之间左右逢源。
3
超级大国出兵阿富汗
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跟美国争夺全球霸主地位,苏联积极重拾沙俄时期的南进策略,意图打通南下印度洋的通道,迂回包围欧洲和中东。
阿富汗贯通这条通道的重要据点,因此,二战后,苏联在阿富汗苦心经营多年,事无巨细地参与阿富汗内政,援建公路、工厂、机场等基础设施。
苏联希望能够完全控制阿富汗,当自己的领土一样用。
然而,事实证明这根本就是异想天开,哪个主权国家愿意被他国任意摆弄?
时任阿富汗总理阿明从执政那刻起就非常反感苏联,为了制衡苏联,他积极向西方世界靠拢。
这样的政府和总理,明显不符合苏联利益,甚至可能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南进策略毁于一旦。
苏联人想干脆“快刀斩乱麻”——年12月24日,苏联决定直接干掉阿明,武力推翻现政权。
27日晚7时30分,数千苏联大兵悄无声息地空降喀布尔国际机场。
这群人一下飞机,立刻马不停蹄的冲向喀布尔市区,挨个占领阿富汗的所有首都机关,并逮捕了那个任性不听话的总理阿明。
同时,苏联人立即将听话的原政府高官卡尔迈勒扶正为国家首脑,组建新政权。
由于担心这位代理人无法慑服阿富汗各个地方势力,苏联人让傀儡政府发了“邀请苏联帮忙平定国内动荡局势”的书函。
这样,6个师8万余苏联大兵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开进阿富汗各个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4
被阿富汗颠覆的苏联
然而,苏联人这把戏玩得太拙劣,真是把人都当成了傻瓜。
阿富汗人根本不吃这一套,他们很清楚:这根本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于是,从苏军队踏入阿富汗领土那一刻起,阿富汗国内各路武装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遍地生花。
这些武装没有苏联那些火力强劲的先进武器,仅仅靠着一颗颗爱国之心,硬是将苏联和其傀儡政府卡尔迈勒政权堵在城市内,让其政令出不了城。
联合国也迅速行动起来,于年1月紧急通过《要求外国军队无条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决议。
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开始明里暗里大肆援助阿富汗的反苏武装。
渐渐地,苏联失去了对阿富汗“爱国武装”的压制能力。
强悍的苏军与孱弱的阿富汗游击部队的、速战速决的交战,逐渐演变成各国联合对抗苏联的旷日持久的战争。
苏联最终陷入了战争泥潭,不能自拔。
经过近10年的“拉锯”,年4月14日,苏联政府迫于自身经济困境,实在没有钱在这里打下去了。
因此,不得不和阿富汗各路势力和谈,签订《日内瓦协议》,开始有秩序的撤军。
年2月15日,最后一支苏军离开了阿富汗。
苏联在小小的阿富汗栽了多大的跟头?
据不完全统计,这10年战争给苏联造成高达多亿的直接经济损失,伤亡人数超过5万,个家庭痛不欲生。
阿富汗则付出了余万生命的代价,在全国被“侵占”10年后,取得了对超级大国的最终胜利。
不久,苏联宣告解体,曾经的超级大国一去不复返。
5
美国大兵打破了阿富汗魔咒?
年,“”事件震惊世界。美国认准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就是元凶,要求阿富汗政府交人。
当时统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拒绝了美国的要求。
10月7日,布什正式宣布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对阿富汗开战。
小国阿富汗对战世界霸主的戏码再次上演。
由于阿富汗此前对大国的“辉煌战绩”,素有“帝国坟墓”的“雅号”。
人们很担心:美国会不会重蹈覆辙,成为又一个在阿富汗战场倒下的巨人呢?
战事一开,美军凌厉的攻势似乎打消了人们的质疑。
美国及联军借鉴了此前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成功经验,空袭先行;随后联合阿富汗国内塔利班反对者组成的“北方联盟”向塔利班政权发动进攻。
11月13日,联军轻松占领了首都喀布尔。
前一天自知必败的塔利班已经悄悄地逃离了这座“围城”。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塔利班政权就瓦解了。当月16日,塔利班在阿富汗北部的最后一个据点丢失。
至此,可以说美国及联军打了一场非常漂亮且干脆利落的胜仗,延续了海湾战争以来低伤亡高效率的胜利模式。
6
阿富汗会对特朗普“刀下留人”吗?
美军的“速胜”真的说明它与几位在此栽跟头的“前辈”不同吗?
回头想想,在阿富汗战事一开,英国、苏联哪个不是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哪个不是轻松拿下喀布尔占领阿富汗全境?
这场被认为在2就应该宣告结束的战争,直到年,奥巴马才终于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
10年间,美军不断增加在阿富汗的兵力投入,达到10万至15万,无论在耗时还是兵力上都比当年的苏联更甚。
在9年清剿塔利班武装的行动中,美军遭遇了开战以来最大的伤亡……
如今,本应熄灭的阿富汗战火,似乎正在特朗普手中复燃。
他高调宣布还要美国在阿富汗还要继续打下去,以取得“光荣而且持久的结果”。
特朗普的雄心壮志有可能实现吗?
诚然,目前阿富汗的反美武装虽然装备还停留在90年代,主要以AK突击步枪、各式火箭筒以及土制炸弹为主,很简陋。
但是,经过跟美军10余年的缠斗,他们熟知如何应对美军攻势。
他们就像狡猾的狐狸——战争中,隐藏在平民之中。
美国大兵一到平民聚居地抓捕塔利班分子,他们便高喊:我是良民!
碍于国际公约“在战争中不能屠杀平民”一项的制约,美国根本无法彻底消灭他们。
等美军一走,塔利班分子立马脱下伪装,用人肉炸弹、路边炸弹等各式手段轮番袭击美国大兵。
美军武器好,但是根本找不到敌人。
并且,与当年的反苏战争一样,阿富汗的反美武装在意识到一定会失去对城市的控制权后,就索性主动放弃城市,将阿富汗的乡村和城市进行有效的分割。
所以,别看阿富汗现政府如今已经控制了所有城市,当你走出城市进入乡村时就会发现,大多数地盘仍属于以塔利班为中心的反美武装。
这场“美国史上最长的战争”,不知要持续到何时。
冲破历史的循环,还是重蹈覆辙?特朗普和美国真的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