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再现历史比戏剧性编撰更震撼
新编历史京剧《袁崇焕》“五一”热演京城,6场演出场场爆满,成为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上最大的亮点。昨天,该剧邀请部分戏剧专家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品评。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与北京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重要历史题材,惟有京剧的艺术形式才能最恰当地表现其大气厚重的历史感。著名戏剧评论家康世昭、刘厚生、*维钧等人提出,袁崇焕虽然不是北京人,但是他的功绩在于保卫了北京城的安全,保卫了北京百姓的安危。他蒙冤屈死于京城,被佘义士葬于广渠门,佘家17代人为其守灵至今已300余年,这是真正属于北京的本土题材。全剧弘扬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依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我们的社会现在更需要提倡爱国主义的高尚节操,提倡置个人屈辱于度外、以百姓安危为重的大局意识,提倡正直、刚毅、执著的人性品格。该剧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作者笔下的袁崇焕既不同于梁启超等先人的记载,也不同于金庸等后来学者的考证,它渗透着现代人的思考。 对于全剧情节的铺展,一些专家发表了不同见解。康世昭、刘厚生等人提出,从史料上看,袁崇焕当时处在一个复杂尖锐的历史条件下,他耿直正义的品格与蝇营狗苟的同僚格格不入,他先斩后奏毛文龙,与阉*抗争又得罪了不少人。在他蒙冤入狱后,其手下大将祖大寿带兵逃回关外等等事件,都是造成袁崇焕最终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但是,现在舞台上展现得不够,袁崇焕的戏剧行为只有解困京城和狱中写信两处,其他地方都是通过唱来抒发感情,所以其人物性格的塑造、戏剧矛盾的推动打了些折扣。 但是也有专家提出,该剧的震撼力正在于平实质朴的艺术风格,真实地再现历史比任何戏剧性的编撰都更能打动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所长刘彦君等认为,该剧九场戏脉络分明,对于不太熟悉历史的观众来说,这样的处理可能更容易被接受。作者没有在戏剧性、传奇性上着更多的笔墨,而以历史的真实直面观众,这样的史实难以置信,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所以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强大的明星阵容保证了演出的成功,但是也有不少人担心这样一出戏能长期上演吗?据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介绍,该剧已接到不少演出商的邀请,6月将赴上海和浙江演出,他们正以实际行动推动《袁崇焕》这样的新戏走向市场。()